隆美尔可没有蒙哥马利和艾布纳想的那么简单,与蒙哥马利保守、谨慎的性格相反……隆美尔一直都在强调进攻、进攻再进攻。?
这一点在他以往的战斗中一次又一次得到了验证:一战时他就曾经率2o名德国士兵一举俘虏4oo多名罗马尼亚士兵,也曾经以1oo人的兵力攻占过意大利人重兵防守的战略高地,迫使12oo名意大利士兵举起了双手。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还曾率一支孤军深入敌后,连续强行军5o多小时,以区区百人的兵力俘虏了15o名意大利军官和大约9ooo名意大利士兵……
此时在北非战场上的隆美尔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作战风格,事实上隆美尔很清楚,眼前的大好形势完全都是由于自己的进攻而取得的……如果防御的话,自己手里的八万多人以及全面弱后于英军的装备凭什么又能守住那条无险可守而且还长达近百公里的防线?这会使自己的防线处处都是漏洞到处都是缺口。
相反,如果采取攻势的话,要担心这些问题的就是英军了……正如隆美尔所料,英军尽管有22万人,兵力将近自己的三倍,但他们还是不足于防守整个正面,英军只能等着自己集中优势兵力寻找其防线的漏洞。
“将军!”参谋部少将托马斯有些沮丧的向隆美尔报告道:“我们对亚历山大港的进攻失败了……那些可恶的意大利人,我认为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是不现实的!”
几架英国飞机从隆美尔头顶上飞过并投下了几枚炸弹,隆美尔稍稍趴低了点身子,等爆炸过后又站起身来举着望远镜朝正出“隆隆”炮声的亚历山大港望去。
这也是隆美尔与蒙哥马利不一样的地方,蒙哥马利在军队里是严格的执行等级制度,军官该干什么士兵该干什么分得清清楚楚,用英军对蒙哥马利的话来说,就是一切都布置得井井有条。
应该说这也是优点,因为它能让军官和士兵们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责任,缺点就是所有的一切都过于教条、过于死板……这或许也是大多数英国人的性格,他们不喜欢改变而喜欢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富有冒险精神的英国人都跑到美洲大6冒险成为美国人了)。
也因为这样,当丘吉尔在会议上称赞隆美尔:“第八集团军的官兵们确实遇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抛开战争的灾难不说,隆美尔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
一会议员马上就接过话:“如果隆美尔在英**队服役的话,他大不了是一名中士!”
这话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但这议员说的却是事实,因为按部就班的英**队并不适合像隆美尔这样的人生存或者说晋升。
隆美尔完全蔑视一切规律,甚至就连他的参谋团往往都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许多决策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一拍脑袋就做出的决定”。同时隆美尔也十分注重亲临战场,他认为军官如果能在一线跟士兵们聊聊天并时常激励他们一下,部队就往往能挥出乎想像的战斗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至少对于德国士兵来说是这样,而对于意大利的军队……隆美尔就有心无力了。
“少将!”隆美尔冷冷的回答道:“你以为……我会把希望寄托在意大利人身上么?”
“那么将军……”托马斯意识到自己可能再一次猜错了隆美尔的意图。
“亚历山大港,虽然是个战略要地,但是打下来对我们却没有多少好处!”隆美尔说:“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亚历山大港位处一块突出部,它的周围到处都是海洋?”
“是的!”托马斯回答,同时习惯性的掏出了地图摊在了地上。
隆美尔则像是能将地图背下来似的,头也不回的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攻下亚历山大港……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承受来自开罗、塞得港方向英军的两面夹击甚至被包围,更糟糕的还是……英国人的军舰和战机还会无情的摧毁我们的坦克并切断我们的补给线!”
“那么将军……”托马斯有些难以置信的望向隆美尔:“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亚历山大港浪费时间和补给呢?”
时间和补给是德军最需要的两样东西,前者是德军任何时候都在争取的东西,这或许是受到隆美尔的影响,德军每次作战都想尽办法争分夺秒,否则冷不防头顶上就会丢下一个带着口信的瓶子:“你们再不前进,我就从飞机上下来了!”
甚至有德国士兵惊呼:“上帝,隆美尔将军几乎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他在盯着我们!”
至于补给那就更不用说了,非洲军团几乎就是靠从英国人手里抢来的补给获得生机,但这补给虽然还有许多,但却面临坐吃山空的局面。
可是隆美尔竟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补给用来进攻在他看来是没用的亚历山大港。
“少将!”隆美尔这时才放下了望远镜回过头来,他那双碧蓝的眼睛里露出一丝狡诈和敏锐:“问题在于,我的目的并不是攻下亚历山大港,而是让英国人误以为我们的进攻重点是亚历山大港,明白吗?”
这一点在他以往的战斗中一次又一次得到了验证:一战时他就曾经率2o名德国士兵一举俘虏4oo多名罗马尼亚士兵,也曾经以1oo人的兵力攻占过意大利人重兵防守的战略高地,迫使12oo名意大利士兵举起了双手。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还曾率一支孤军深入敌后,连续强行军5o多小时,以区区百人的兵力俘虏了15o名意大利军官和大约9ooo名意大利士兵……
此时在北非战场上的隆美尔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作战风格,事实上隆美尔很清楚,眼前的大好形势完全都是由于自己的进攻而取得的……如果防御的话,自己手里的八万多人以及全面弱后于英军的装备凭什么又能守住那条无险可守而且还长达近百公里的防线?这会使自己的防线处处都是漏洞到处都是缺口。
相反,如果采取攻势的话,要担心这些问题的就是英军了……正如隆美尔所料,英军尽管有22万人,兵力将近自己的三倍,但他们还是不足于防守整个正面,英军只能等着自己集中优势兵力寻找其防线的漏洞。
“将军!”参谋部少将托马斯有些沮丧的向隆美尔报告道:“我们对亚历山大港的进攻失败了……那些可恶的意大利人,我认为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是不现实的!”
几架英国飞机从隆美尔头顶上飞过并投下了几枚炸弹,隆美尔稍稍趴低了点身子,等爆炸过后又站起身来举着望远镜朝正出“隆隆”炮声的亚历山大港望去。
这也是隆美尔与蒙哥马利不一样的地方,蒙哥马利在军队里是严格的执行等级制度,军官该干什么士兵该干什么分得清清楚楚,用英军对蒙哥马利的话来说,就是一切都布置得井井有条。
应该说这也是优点,因为它能让军官和士兵们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责任,缺点就是所有的一切都过于教条、过于死板……这或许也是大多数英国人的性格,他们不喜欢改变而喜欢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富有冒险精神的英国人都跑到美洲大6冒险成为美国人了)。
也因为这样,当丘吉尔在会议上称赞隆美尔:“第八集团军的官兵们确实遇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抛开战争的灾难不说,隆美尔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
一会议员马上就接过话:“如果隆美尔在英**队服役的话,他大不了是一名中士!”
这话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但这议员说的却是事实,因为按部就班的英**队并不适合像隆美尔这样的人生存或者说晋升。
隆美尔完全蔑视一切规律,甚至就连他的参谋团往往都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许多决策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一拍脑袋就做出的决定”。同时隆美尔也十分注重亲临战场,他认为军官如果能在一线跟士兵们聊聊天并时常激励他们一下,部队就往往能挥出乎想像的战斗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至少对于德国士兵来说是这样,而对于意大利的军队……隆美尔就有心无力了。
“少将!”隆美尔冷冷的回答道:“你以为……我会把希望寄托在意大利人身上么?”
“那么将军……”托马斯意识到自己可能再一次猜错了隆美尔的意图。
“亚历山大港,虽然是个战略要地,但是打下来对我们却没有多少好处!”隆美尔说:“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亚历山大港位处一块突出部,它的周围到处都是海洋?”
“是的!”托马斯回答,同时习惯性的掏出了地图摊在了地上。
隆美尔则像是能将地图背下来似的,头也不回的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攻下亚历山大港……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承受来自开罗、塞得港方向英军的两面夹击甚至被包围,更糟糕的还是……英国人的军舰和战机还会无情的摧毁我们的坦克并切断我们的补给线!”
“那么将军……”托马斯有些难以置信的望向隆美尔:“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亚历山大港浪费时间和补给呢?”
时间和补给是德军最需要的两样东西,前者是德军任何时候都在争取的东西,这或许是受到隆美尔的影响,德军每次作战都想尽办法争分夺秒,否则冷不防头顶上就会丢下一个带着口信的瓶子:“你们再不前进,我就从飞机上下来了!”
甚至有德国士兵惊呼:“上帝,隆美尔将军几乎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他在盯着我们!”
至于补给那就更不用说了,非洲军团几乎就是靠从英国人手里抢来的补给获得生机,但这补给虽然还有许多,但却面临坐吃山空的局面。
可是隆美尔竟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补给用来进攻在他看来是没用的亚历山大港。
“少将!”隆美尔这时才放下了望远镜回过头来,他那双碧蓝的眼睛里露出一丝狡诈和敏锐:“问题在于,我的目的并不是攻下亚历山大港,而是让英国人误以为我们的进攻重点是亚历山大港,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