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往不同,今晚召宗懿进宫的人却不是纳兰玉,而是完颜旻。

    完颜旻连夜把宗懿召进宫,是因为朝廷里出大事了。今年殿试才考出来的不少进士们“造反”了。

    当下的进士要入朝为官,还需要一道额外的程序。那就是由枢密院协调六部门组织一次当面或不当面的选拔,从当年新晋的进士里,对各部门自认为适合入朝为官的人分别予以提名,再由枢密使拟一个建议稿,送达完颜旻手中,由完颜旻对这批新晋官员,予以最后确定,并颁旨封官。

    今晚完颜旻急召宗懿进宫,也正是因为这批新进士们出问题了。

    说他们“造反”,便是因为今年新晋的进士里面,有为数不多的女真人,大部分都是汉人子弟。而枢密院和六部门在提名官员的时候,偏偏就避开了这大部分的汉人子弟,只选了为数不多的十几个女真人。

    待盖有御印的封官诏书一出,天下汉人学子哗然。

    不论是进士,还是没考上进士的贡生、童生们都怒了,枢密院或许是有他们基于帝国安全方面的考虑,建国初期的京官还是限于本民族的人为好。可这样的政策分明就捅了马蜂窝,天下的学子们开启了群嘲模式,纷纷对朝廷的政策提出了质疑,也对完颜旻的人品和用人唯贤的口号产生了怀疑。

    更有不怕事的“刺头”写了一封《告女真皇帝书》,公开讽刺完颜旻的科举政策就是作秀,是对天下莘莘学子们多年寒窗苦读的讽刺。

    “今天叫你们来,便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完颜旻端坐王座,一脸严肃地向众人提问。他的身旁围坐了一圈的人,是完颜旻的五个儿子。

    “枢密院的意思是,今次入仕,除非有非用不可的原因,六部之中绝不可以有汉人加入。但科举要搞,一来可以为国家检阅人才,实在优秀的汉人进士,可以去各地方嘛,十九个府院,二百二十个州,数不尽的将军府,更何况,各地的书院也是需要人才的嘛!

    但这些汉人书生,偏就不懂这些,眼皮子浅到只盯会着朝中那几个眼馋的位置,一有个不如意,便如此胡闹,张口骂街又写檄文的。今天吏部尚书刚送来这份手折时,政事堂里的左右相和几名中枢大臣都在,大家的意见也都很大,各执一词。因事发突然,本汗夜召你们哥儿几个进宫,也是想听听看,你们都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问题一出,堂下皆默然。

    这件事不好办,女真人第一次执掌中原,论考科举,女真人肯定考不过科举了几百年的汉人。一方面如若按照前朝入仕的政策吸纳朝廷官吏,那女真的官府里面将很快就被汉人们充斥,那么完颜旻如此费心费力打下这千里江山,又有什么意思呢?

    可另一方面,想要彻底废止科举制度,也是不现实的。和天下所有的王朝一样,女真人要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马背上的民族也要安顿下来开山种地,修路造船。离开了人才,这所有的一切都将变成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眼下就有读书人先闹起来了,此事若解决不好,将对完颜旻往后的治国政策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宗骏向来在政事上都比较“保守”,他一般都爱听宗懿的意见,宗懿不发言,宗骏一般也不发言。

    而老七宗诚和老八宗良,他们是宗骏的小跟班,宗骏不发言,那么宗诚和宗良也不发言。

    至于老五宗烈嘛……听见完颜旻说出这桩棘手事后,不知是嘲讽还是嗤笑,他的嘴角泛起一抹浅浅的纹,手下无意识地揉搓那枚墨绿色的扳指,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半晌,还是宗懿第一个开口了:“父汗勿忧,这件事,在儿臣看来就不需要管,该怎么选,咱还怎么选。有句话俗说得好,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科举咱照样搞,张三瞧不上考,

    ter本章未

    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ter总有李四来考;府院、州县和各地的书院各自招录,张三瞧不上,总有李四瞧得上。骂人骂得凶的,一律按谋反谋叛罪抓起来。这样过几个月,事态自然就平息下去了。”

    话音刚落,宗骏便来了精神:“对对对!父汗,儿臣也觉得这样妥,咱江山立足未稳,重刑重典,雷霆手段最是重要!”

    宗骏发话,自然也引得宗诚、宗良一顿吹捧,宗懿不过刚起了一个头,场上的局势瞬间就一边倒了。

    完颜旻不满意,女真人粗鲁了几百年,被人冠以蛮夷的称号,他也想以仁爱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