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王朝以武立国,以儒治国,朝堂大事不止文武百官可以商榷,寻常百姓在私底下也可以讨论的,尤其是在京畿长安及其周边城池,这种百姓议政的事情不胜枚举,毕竟,民间也有高人在。
这次西北大捷,西域使团要入京和谈的事情,早已经传开了,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贩夫走卒,在闲暇之余都会聊上几句,虽然说的不着四六的,可有话题聊总比坐在那儿尬聊要好太多。
欧阳奇虽然是纨绔子弟,不曾参与科举,可也喜欢聊这些事儿,在等待开石结果期间,欧阳奇这么问,也就不显得突兀。
许一凡闻言之后,抬起头,看了一眼欧阳奇,说道:“这两位大将军都是人中龙凤,武将魁首,中流砥柱,二人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面对许一凡这番说辞,欧阳奇点点头,又摇摇头,显然是对这个评价不太满意。
确实,许一凡这话说了跟没说没啥区别,一句平分秋色,各有千秋,显然是谁也不得罪。
“许兄弟说的不错,不过,在下有不同看法。”
“哦?还请指教。”许一凡看着欧阳奇说道。
“先说这秦嘉涆秦老将军,其驻守西北门户近二十年,期间跟西域军大大小小作战数十场,胜负皆有,其中以防守战居多,单纯就守卫战而言,秦老将军跟夏侯将军和武将军不分伯仲,而从某种程度而言,秦老将军会更胜一筹,毕竟,在下听闻西域的羌国将士可是骁勇的很,秦老将军能固守西北门户近二十年,治军才能极高,许兄弟以为然?”
许一凡点点头,说道:“然也!”
见许一凡点头,欧阳奇又说道:“可秦老将军能打守卫战,却打不好攻坚战,初次西征,二十万西征军饮恨白莲佛国皇城之下,全军覆没,这可是我朝炎军近三百年来,未曾有过的事情,反观,夏侯将军和武将军,攻守兼备,在这方面,秦老将军要稍逊一筹,许兄弟以为然?”
许一凡这次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低头默默喝茶。
欧阳奇见状,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继续说道:“殷大将军作为我朝四位大将军之一的镇海大将军,自镇海军建制伊始,罕有出兵作战,在其统领西征军作战之前,其统兵才能如何,尚未可知,但从海州居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沦陷,镇海军有半数将士叛离朝廷来看,殷大将军在治军方面,恐有欠缺。”
许一凡对此,还是沉默不语,而其他人闻言,则纷纷点头。
当初,在秦嘉涆西征兵败,二十万西征军全军覆没之后,炎武帝任用殷元魁为西征军统帅,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可不少,尤其是在海洲沦陷,镇海军名存实亡的事情下,反对殷元魁为西征军统帅的声音更多了。
反对的缘由有很多,其中有三个重要原因。
其一,殷元魁所掌控的镇海军,从建制之初,就极少对外作战,即便有,也是跟海盗,倭寇之流作战,而这些敌人都是一些不成气候的军队,跟其他三支戍边大军比起来,其战力逊色太多;
其二,镇海军比邻大海,军中将士大多以被南方人为主,打海战很在行,陆战也还可以,可西北所处的地区偏远而苦寒,镇海军那一套放在西征军当中,肯定是不合适的,让殷元魁这个没有打过陆战的将领去打陆战,难免不让人对其产生怀疑;
其三,自然是海洲沦陷的缘故,若海洲沦陷的时候,镇海军拼死抵抗,即便不说全军战死,最起码该有的抵抗姿态要有吧,好歹也应该战死几个人将领才对,然而,并没有,海洲沦陷的时候,镇海军仿佛不知道一般,在海洲沦陷之后,镇海军直接就降了,这让所有人都对殷元魁的治军之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但是,最后西征军新的统帅还是殷元魁,这让很多人很是不解,不过,仔细想想当时的情况,也可以理解。
首先,炎朝当中能堪当大任的武将不少,可这些人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职责在身,夏侯拓要镇守北方,武英叡要镇守南方,秦嘉涆战死之后,西北是靠燕王李刚在支撑着,剩下的将领,要么是有才无名,要么有名无才,亦或者是才与名都有了,却不堪大用,西北的战局,在秦嘉涆兵败之后,就是一个烂摊子,想要收拾好,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殷元魁毕竟是四位大将军之一,在名气和才能方面,都十分的杰出,选择他也是无可厚非的。
其次,炎朝初次西征的时候,不但死了很多镇西军的将士,还死了很多官宦世家的子弟,而想要再次西征,整军是重中之重,想要镇压这些官宦世家,必须得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才行,而放眼大炎王朝,除了仅剩的三位大将军之外,只有仆射房巨鹿,还有越王李穗,而这两个人一个已经隐退多年,一个从未出
过蓟州,选择谁都不合适,而选择殷元魁,也是无奈之举。
最后,海洲是殷元魁入京练兵的时候沦陷的,既然殷元魁已经入京了,自然不可能再让其回到海洲,当时,炎武帝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让殷元魁带兵去海洲平乱,要么就是去西北收拾烂摊子,若是选择前者的话,殷元魁可能一去不返了,就算殷元魁没有反叛之意,可那个时候,朝廷没有多余的兵马给他,没有兵力的大将军如何平乱?
选择让殷元魁去西北收拾烂摊子,既可以让他远离海洲,又可以让他拼命,别的武将去西北,是为了捞取军功的,而殷元魁去西北,是将功赎罪去的,打赢了,自然是前尘往事一笔勾销,打输了,那肯定是新账旧账一起算。
这次西北大捷,西域使团要入京和谈的事情,早已经传开了,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贩夫走卒,在闲暇之余都会聊上几句,虽然说的不着四六的,可有话题聊总比坐在那儿尬聊要好太多。
欧阳奇虽然是纨绔子弟,不曾参与科举,可也喜欢聊这些事儿,在等待开石结果期间,欧阳奇这么问,也就不显得突兀。
许一凡闻言之后,抬起头,看了一眼欧阳奇,说道:“这两位大将军都是人中龙凤,武将魁首,中流砥柱,二人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面对许一凡这番说辞,欧阳奇点点头,又摇摇头,显然是对这个评价不太满意。
确实,许一凡这话说了跟没说没啥区别,一句平分秋色,各有千秋,显然是谁也不得罪。
“许兄弟说的不错,不过,在下有不同看法。”
“哦?还请指教。”许一凡看着欧阳奇说道。
“先说这秦嘉涆秦老将军,其驻守西北门户近二十年,期间跟西域军大大小小作战数十场,胜负皆有,其中以防守战居多,单纯就守卫战而言,秦老将军跟夏侯将军和武将军不分伯仲,而从某种程度而言,秦老将军会更胜一筹,毕竟,在下听闻西域的羌国将士可是骁勇的很,秦老将军能固守西北门户近二十年,治军才能极高,许兄弟以为然?”
许一凡点点头,说道:“然也!”
见许一凡点头,欧阳奇又说道:“可秦老将军能打守卫战,却打不好攻坚战,初次西征,二十万西征军饮恨白莲佛国皇城之下,全军覆没,这可是我朝炎军近三百年来,未曾有过的事情,反观,夏侯将军和武将军,攻守兼备,在这方面,秦老将军要稍逊一筹,许兄弟以为然?”
许一凡这次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低头默默喝茶。
欧阳奇见状,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继续说道:“殷大将军作为我朝四位大将军之一的镇海大将军,自镇海军建制伊始,罕有出兵作战,在其统领西征军作战之前,其统兵才能如何,尚未可知,但从海州居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沦陷,镇海军有半数将士叛离朝廷来看,殷大将军在治军方面,恐有欠缺。”
许一凡对此,还是沉默不语,而其他人闻言,则纷纷点头。
当初,在秦嘉涆西征兵败,二十万西征军全军覆没之后,炎武帝任用殷元魁为西征军统帅,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可不少,尤其是在海洲沦陷,镇海军名存实亡的事情下,反对殷元魁为西征军统帅的声音更多了。
反对的缘由有很多,其中有三个重要原因。
其一,殷元魁所掌控的镇海军,从建制之初,就极少对外作战,即便有,也是跟海盗,倭寇之流作战,而这些敌人都是一些不成气候的军队,跟其他三支戍边大军比起来,其战力逊色太多;
其二,镇海军比邻大海,军中将士大多以被南方人为主,打海战很在行,陆战也还可以,可西北所处的地区偏远而苦寒,镇海军那一套放在西征军当中,肯定是不合适的,让殷元魁这个没有打过陆战的将领去打陆战,难免不让人对其产生怀疑;
其三,自然是海洲沦陷的缘故,若海洲沦陷的时候,镇海军拼死抵抗,即便不说全军战死,最起码该有的抵抗姿态要有吧,好歹也应该战死几个人将领才对,然而,并没有,海洲沦陷的时候,镇海军仿佛不知道一般,在海洲沦陷之后,镇海军直接就降了,这让所有人都对殷元魁的治军之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但是,最后西征军新的统帅还是殷元魁,这让很多人很是不解,不过,仔细想想当时的情况,也可以理解。
首先,炎朝当中能堪当大任的武将不少,可这些人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职责在身,夏侯拓要镇守北方,武英叡要镇守南方,秦嘉涆战死之后,西北是靠燕王李刚在支撑着,剩下的将领,要么是有才无名,要么有名无才,亦或者是才与名都有了,却不堪大用,西北的战局,在秦嘉涆兵败之后,就是一个烂摊子,想要收拾好,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殷元魁毕竟是四位大将军之一,在名气和才能方面,都十分的杰出,选择他也是无可厚非的。
其次,炎朝初次西征的时候,不但死了很多镇西军的将士,还死了很多官宦世家的子弟,而想要再次西征,整军是重中之重,想要镇压这些官宦世家,必须得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才行,而放眼大炎王朝,除了仅剩的三位大将军之外,只有仆射房巨鹿,还有越王李穗,而这两个人一个已经隐退多年,一个从未出
过蓟州,选择谁都不合适,而选择殷元魁,也是无奈之举。
最后,海洲是殷元魁入京练兵的时候沦陷的,既然殷元魁已经入京了,自然不可能再让其回到海洲,当时,炎武帝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让殷元魁带兵去海洲平乱,要么就是去西北收拾烂摊子,若是选择前者的话,殷元魁可能一去不返了,就算殷元魁没有反叛之意,可那个时候,朝廷没有多余的兵马给他,没有兵力的大将军如何平乱?
选择让殷元魁去西北收拾烂摊子,既可以让他远离海洲,又可以让他拼命,别的武将去西北,是为了捞取军功的,而殷元魁去西北,是将功赎罪去的,打赢了,自然是前尘往事一笔勾销,打输了,那肯定是新账旧账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