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
西域和大炎王朝的这场历时近三年的战争,终于以西域联军的败退,缓缓地落下帷幕,不过大规模的战役虽然不在发生了,可小规模的战役却更加的频繁起来。
法阿和尚退的很干脆,在兵败之后,直接后撤了三百里,在西原国的西园城驻扎下来,似乎是打算休整一番之后,再次作战。
战争爆发,两军交战之际,其战况是惨烈血腥的,而战争之后的场景,却更加的惨绝人寰,说是人间炼狱丝毫不为过。
单单是打扫战场,清理战场上的尸体,炎军用了六七天的时间,才勉强让战场看起来不在那么像战场,而这还是殷元魁下令,就地挖坑掩埋尸体的缘故。
丹赛平原,是这次两军决战的地方,原本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出现了数个巨大的山头,其全都是用石块垒砌而成的,而在石山下面,埋葬着无数西域将士的尸体。
固然两国是敌对关系,按照炎律,这些敌军的头颅都应该斩下,以此来记录军功才是,可殷元魁并没有这么做,他只是让人把每个将士的杀敌人数登记在册,然后就让人把这些敌国将士埋葬在此。
斩落敌人首级,以此来计算军功的方法,自武朝就存在的,中间也曾废除过,可又再次被启用,这种记录军功的方式有好有坏。
好处是,只要将士拼命,不管杀敌的手段如何,只要有首级在身,那就是军功,不过坏处也很明显,比如坑杀俘虏,比如杀良冒功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曾发生过,而且异常的频繁。
另外一个坏处就是以首级计算军功,需要将士们携带大量首级,在这个交通不便,卫生防护意识极差的时代,很容易造成瘟疫。
不过,这种办法在炎朝中期的时候,就逐渐被废除,而原因也跟当年的九子夺嫡有关,在那场皇室内战停歇之后,就曾有边关将领,因为站错队,而被株连,出现很多官职空缺,而在新帝登基之后,空缺的官职被大量的官员补上,因为匆忙,导致很多新上任的官员,在上任之后,急于就成,想要获取政绩,而那个时候,战事虽有,却也没有那么频繁,想要立功怎么办?
当然是需要人头了,在无敌可杀的情况下,杀良冒功,屠戮村落,以此来换取军功政绩的事情,愈演愈烈,像北方、西北、南方,这些距离京城很远的地方,其麾下的很多村落,在那些年可谓是十室九空,也因此激起民变,最终朝廷派人严查此事,导致一大批军中武将落-马,而以首级计算军功的方式,也逐渐被废除。
说是废除,其实像镇北军,镇西军和镇南军,还是在沿用的,只是管理的比较严苛,如果出现杀良冒功的行为,是要受到株连的,连坐三级。
所谓的连坐三级,就是犯事之人,往上推三级,往下推三级,上下七级,一旦出事儿,这些人都逃脱不了干系,轻则降职,重则直接斩首。
如此一来,诸如杀良冒功的事情就极少发生了,而对待俘虏的态度,则一直未曾有过太大的变化,往往一场战役下来,俘虏往往是很多的,可能一支万人军队,打完之后,阵亡大约在三千人左右,溃逃有三四千人左右,而剩下的人则会沦为俘虏。
对待俘虏,炎军当中也有详细的军规,对于那些强硬分子,自然是一杀了之,既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又能鼓舞士气,宣泄将士们心中的仇恨,而对于剩下的那些俘虏,要么被发配沦为苦役,从事各种重体力劳动,最终活活累死,要么就是被收编,而被收编的俘虏,沦为蚁军。
至于说像许一凡这般,能够把大部分的俘虏收为己用的情况,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可这样做,往往需要很大的耐心,也需要有人能震慑住他们,而一旦出现意外,比如军队吃了败仗,或者能威震他们的人离开或战死,那哗变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类似的事情,曾经多次上演,而这也导致很多武将,对待俘虏,往往都是一杀了之,或者发配为苦役。
这场大战打下来,双方损失都极其惨重,炎军近五十万的兵力,折损过半,而西域联军的七十万兵力,折损的更多,一场大战下来,双方战死的人数,已经超过三十万人,这是近三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的大战,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大战。
其实,真正战死在战场的人,并没有这么多,很多人其实是死在重伤之后的并发症上的,不过,人死了就是死了,不管
怎么说,他们都是为国捐躯。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
西域和大炎王朝的这场历时近三年的战争,终于以西域联军的败退,缓缓地落下帷幕,不过大规模的战役虽然不在发生了,可小规模的战役却更加的频繁起来。
法阿和尚退的很干脆,在兵败之后,直接后撤了三百里,在西原国的西园城驻扎下来,似乎是打算休整一番之后,再次作战。
战争爆发,两军交战之际,其战况是惨烈血腥的,而战争之后的场景,却更加的惨绝人寰,说是人间炼狱丝毫不为过。
单单是打扫战场,清理战场上的尸体,炎军用了六七天的时间,才勉强让战场看起来不在那么像战场,而这还是殷元魁下令,就地挖坑掩埋尸体的缘故。
丹赛平原,是这次两军决战的地方,原本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出现了数个巨大的山头,其全都是用石块垒砌而成的,而在石山下面,埋葬着无数西域将士的尸体。
固然两国是敌对关系,按照炎律,这些敌军的头颅都应该斩下,以此来记录军功才是,可殷元魁并没有这么做,他只是让人把每个将士的杀敌人数登记在册,然后就让人把这些敌国将士埋葬在此。
斩落敌人首级,以此来计算军功的方法,自武朝就存在的,中间也曾废除过,可又再次被启用,这种记录军功的方式有好有坏。
好处是,只要将士拼命,不管杀敌的手段如何,只要有首级在身,那就是军功,不过坏处也很明显,比如坑杀俘虏,比如杀良冒功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曾发生过,而且异常的频繁。
另外一个坏处就是以首级计算军功,需要将士们携带大量首级,在这个交通不便,卫生防护意识极差的时代,很容易造成瘟疫。
不过,这种办法在炎朝中期的时候,就逐渐被废除,而原因也跟当年的九子夺嫡有关,在那场皇室内战停歇之后,就曾有边关将领,因为站错队,而被株连,出现很多官职空缺,而在新帝登基之后,空缺的官职被大量的官员补上,因为匆忙,导致很多新上任的官员,在上任之后,急于就成,想要获取政绩,而那个时候,战事虽有,却也没有那么频繁,想要立功怎么办?
当然是需要人头了,在无敌可杀的情况下,杀良冒功,屠戮村落,以此来换取军功政绩的事情,愈演愈烈,像北方、西北、南方,这些距离京城很远的地方,其麾下的很多村落,在那些年可谓是十室九空,也因此激起民变,最终朝廷派人严查此事,导致一大批军中武将落-马,而以首级计算军功的方式,也逐渐被废除。
说是废除,其实像镇北军,镇西军和镇南军,还是在沿用的,只是管理的比较严苛,如果出现杀良冒功的行为,是要受到株连的,连坐三级。
所谓的连坐三级,就是犯事之人,往上推三级,往下推三级,上下七级,一旦出事儿,这些人都逃脱不了干系,轻则降职,重则直接斩首。
如此一来,诸如杀良冒功的事情就极少发生了,而对待俘虏的态度,则一直未曾有过太大的变化,往往一场战役下来,俘虏往往是很多的,可能一支万人军队,打完之后,阵亡大约在三千人左右,溃逃有三四千人左右,而剩下的人则会沦为俘虏。
对待俘虏,炎军当中也有详细的军规,对于那些强硬分子,自然是一杀了之,既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又能鼓舞士气,宣泄将士们心中的仇恨,而对于剩下的那些俘虏,要么被发配沦为苦役,从事各种重体力劳动,最终活活累死,要么就是被收编,而被收编的俘虏,沦为蚁军。
至于说像许一凡这般,能够把大部分的俘虏收为己用的情况,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可这样做,往往需要很大的耐心,也需要有人能震慑住他们,而一旦出现意外,比如军队吃了败仗,或者能威震他们的人离开或战死,那哗变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类似的事情,曾经多次上演,而这也导致很多武将,对待俘虏,往往都是一杀了之,或者发配为苦役。
这场大战打下来,双方损失都极其惨重,炎军近五十万的兵力,折损过半,而西域联军的七十万兵力,折损的更多,一场大战下来,双方战死的人数,已经超过三十万人,这是近三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的大战,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大战。
其实,真正战死在战场的人,并没有这么多,很多人其实是死在重伤之后的并发症上的,不过,人死了就是死了,不管
怎么说,他们都是为国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