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告】 各怀鬼胎(2/3)
柳太后其实早就坐不住了,见莱盛送了一大帮子人过来,坐实了蒋墨要出巡,顿时六神无主地连连问道:“陛下要走多久啊?那地方不是正乱吗?濮南王回来了没有?”
莱盛本着言多必失,只答了个:“奴才也不知晓。”安排好了新添的宫人,便回去跟蒋墨交差了。
柳太后不禁更为焦虑,想去当面问蒋墨,又不好意思。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在宫里转悠了大半天,终忍不住跑去了吴太妃的宫里。
“妹妹快请坐,正巧我做了栗子糕想给妹妹送去。”吴太妃笑吟吟地握着她的手,吩咐宫人去准备上好的茶点。
私下里,吴太妃跟柳太后还是按照当年为宫妃时的习惯,以姐妹相称。虽不合规矩,但柳太后喜欢这个叫法,觉着这样她们二人的关系更亲密一些。
在这后宫中,与柳太后关系好的屈指可数。一是因为柳太后非高门之后,其他宫妃或多或少都有些瞧不起她,却无人能料到这不起眼的小妃嫔有朝一日成了嫡皇子的养母;二是因为柳太后跟她们没什么可聊的。琴棋书画,她哪样都不沾。聊多了,再暴露自己不识字的事实,反丢颜面。
可吴太妃不一样。吴太妃与所有宫妃都相处得极其融洽,宫妃们也乐得跟她诉苦,寻求出谋划策。她也是唯一一位在柳太后封为宫嫔后,主动来贺喜的。正因如此,柳太后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姐姐”敬爱有加,一有点头疼事,就想着求姐姐帮忙出主意。
此番亦然。
“姐姐,怎么办,默儿他要出巡。”柳太后顾不上旁的,急声问道:“我听说大臣们都在求他不要去,而且濮南王都被灾民给打了。你说他要是有个万一……”
“妹妹,勿谈国事。”吴太妃竖起手指嘘了一下,示意她噤声。却又自顾自地继续说道:“这事儿我也知晓,因为陛下想让沛儿跟着一起去。沛儿前些日子来见我,倒是挺开心的。他嘛,一直记挂着灾民。”
“杞王殿下也要去啊?”柳太后顿时稍松了口气:“这,默儿有他大哥照顾,倒是好事。”
话音落下,她忽然意识到自己这话讲得有点不对味,忙改口道:“不,我是说,他们兄弟互相照应,也挺好的。”
吴太妃浅笑,不置可否,而是道:“不单沛儿要去,淳王也会去的。陛下此行不孤单。”
“淳王也要去啊。”柳太后刚稳住的心又飘忽了起来。
淳王,对她而言还是微妙。虽说这位年轻的亲王一口一母后地唤她,很为礼貌,长得也讨喜。但她总觉得闻人易过于矜持,不似闻人沛那般平易近人。
而早在闻人默还是储君的时候,便隔三差五地跟她埋怨闻人易抢尽了自己的风头。先帝偏爱闻人易的生母,自然更宠闻人易。惹得不少爱嚼舌头的宫人们私下里议论,说什么先帝恐有改立太子的念头,令她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哪天自己疼爱的儿子的东西,被别人家的孩子给抢走,徒增难过。
所以柳太后不喜欢闻人易,但绝谈不上憎恨,毕竟他是闻人默的至亲兄弟。她倒是不懂什么皇位之争,只是不悦于有人惹闻人默生气。偏偏沛王对淳王照顾有加,来往密切。此次出巡,淳王也在队伍中。那沛王肯定会更关心淳王一些,疏忽了她的默儿。
这时吴太妃忽生感慨:“妹妹啊,你说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前阵子淳王来探望我,几日不见,便长高了许多。这孩子也越来越像静徽皇后了。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若是先帝还在,不定得多高兴呢。”
柳太后闷闷不乐地嗯了一声,随口嘀咕道:“我倒是很久没见他了。”
“哦?是吗。”吴太妃挑眉,似是若有所思。继而抿笑着将糕点放在她手上:“好了,别担心了。陛下不是小孩子了,孰轻孰重他心里有数。倒是你,最近如何了?”
柳太后叹息,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道:“陛下真请了人来教我识字。那老先生讲得很好,我最近学了不少东西呢!不过默儿没跟我来一起学,天天在书房里忙着改折子。老先生不要我去叨扰陛下,说陛下日理万机,刺促不休,为民之大幸。”
“对,他说得太对了。”吴太妃的笑脸忽变得有些僵硬,眼睛眨了又眨,问道:“那妹妹平日里都学些什么呢?”
柳太后便掰起了手指头:“嗯,有诗词,也有一些我听不太懂的大道理。前朝的事啦,王侯将相啦,还有民间的稀奇古怪的小故事。我听得可起劲呢!”
“嗯?这可不对呀!”谁知吴太妃忽眉头一皱,拉过了她的手:“妹妹啊,可不能学这些呀!在这后宫里,不管你是太后还是妃嫔,老实本分才是真。这些东西都是男人该学的,你若学去了……”
她顿了顿,迎着柳太后惶惶然的眼神,压低声音说道:“就跟淳王的生母,静徽皇后似的。纵是再受宠爱,末了还不是落得那般下场。”
莱盛本着言多必失,只答了个:“奴才也不知晓。”安排好了新添的宫人,便回去跟蒋墨交差了。
柳太后不禁更为焦虑,想去当面问蒋墨,又不好意思。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在宫里转悠了大半天,终忍不住跑去了吴太妃的宫里。
“妹妹快请坐,正巧我做了栗子糕想给妹妹送去。”吴太妃笑吟吟地握着她的手,吩咐宫人去准备上好的茶点。
私下里,吴太妃跟柳太后还是按照当年为宫妃时的习惯,以姐妹相称。虽不合规矩,但柳太后喜欢这个叫法,觉着这样她们二人的关系更亲密一些。
在这后宫中,与柳太后关系好的屈指可数。一是因为柳太后非高门之后,其他宫妃或多或少都有些瞧不起她,却无人能料到这不起眼的小妃嫔有朝一日成了嫡皇子的养母;二是因为柳太后跟她们没什么可聊的。琴棋书画,她哪样都不沾。聊多了,再暴露自己不识字的事实,反丢颜面。
可吴太妃不一样。吴太妃与所有宫妃都相处得极其融洽,宫妃们也乐得跟她诉苦,寻求出谋划策。她也是唯一一位在柳太后封为宫嫔后,主动来贺喜的。正因如此,柳太后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姐姐”敬爱有加,一有点头疼事,就想着求姐姐帮忙出主意。
此番亦然。
“姐姐,怎么办,默儿他要出巡。”柳太后顾不上旁的,急声问道:“我听说大臣们都在求他不要去,而且濮南王都被灾民给打了。你说他要是有个万一……”
“妹妹,勿谈国事。”吴太妃竖起手指嘘了一下,示意她噤声。却又自顾自地继续说道:“这事儿我也知晓,因为陛下想让沛儿跟着一起去。沛儿前些日子来见我,倒是挺开心的。他嘛,一直记挂着灾民。”
“杞王殿下也要去啊?”柳太后顿时稍松了口气:“这,默儿有他大哥照顾,倒是好事。”
话音落下,她忽然意识到自己这话讲得有点不对味,忙改口道:“不,我是说,他们兄弟互相照应,也挺好的。”
吴太妃浅笑,不置可否,而是道:“不单沛儿要去,淳王也会去的。陛下此行不孤单。”
“淳王也要去啊。”柳太后刚稳住的心又飘忽了起来。
淳王,对她而言还是微妙。虽说这位年轻的亲王一口一母后地唤她,很为礼貌,长得也讨喜。但她总觉得闻人易过于矜持,不似闻人沛那般平易近人。
而早在闻人默还是储君的时候,便隔三差五地跟她埋怨闻人易抢尽了自己的风头。先帝偏爱闻人易的生母,自然更宠闻人易。惹得不少爱嚼舌头的宫人们私下里议论,说什么先帝恐有改立太子的念头,令她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哪天自己疼爱的儿子的东西,被别人家的孩子给抢走,徒增难过。
所以柳太后不喜欢闻人易,但绝谈不上憎恨,毕竟他是闻人默的至亲兄弟。她倒是不懂什么皇位之争,只是不悦于有人惹闻人默生气。偏偏沛王对淳王照顾有加,来往密切。此次出巡,淳王也在队伍中。那沛王肯定会更关心淳王一些,疏忽了她的默儿。
这时吴太妃忽生感慨:“妹妹啊,你说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前阵子淳王来探望我,几日不见,便长高了许多。这孩子也越来越像静徽皇后了。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若是先帝还在,不定得多高兴呢。”
柳太后闷闷不乐地嗯了一声,随口嘀咕道:“我倒是很久没见他了。”
“哦?是吗。”吴太妃挑眉,似是若有所思。继而抿笑着将糕点放在她手上:“好了,别担心了。陛下不是小孩子了,孰轻孰重他心里有数。倒是你,最近如何了?”
柳太后叹息,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道:“陛下真请了人来教我识字。那老先生讲得很好,我最近学了不少东西呢!不过默儿没跟我来一起学,天天在书房里忙着改折子。老先生不要我去叨扰陛下,说陛下日理万机,刺促不休,为民之大幸。”
“对,他说得太对了。”吴太妃的笑脸忽变得有些僵硬,眼睛眨了又眨,问道:“那妹妹平日里都学些什么呢?”
柳太后便掰起了手指头:“嗯,有诗词,也有一些我听不太懂的大道理。前朝的事啦,王侯将相啦,还有民间的稀奇古怪的小故事。我听得可起劲呢!”
“嗯?这可不对呀!”谁知吴太妃忽眉头一皱,拉过了她的手:“妹妹啊,可不能学这些呀!在这后宫里,不管你是太后还是妃嫔,老实本分才是真。这些东西都是男人该学的,你若学去了……”
她顿了顿,迎着柳太后惶惶然的眼神,压低声音说道:“就跟淳王的生母,静徽皇后似的。纵是再受宠爱,末了还不是落得那般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