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发言的驻厂军代表室总军代表李明。

    李明原来是空军某歼击机飞行大队的大队长,特级飞行员,飞行时数达到两千多小时,在飞行生涯中也遇到过不少的空中特情,主要飞的机型还是歼六和歼七这些老爷机。

    所以现在李明当了驻一三二厂军代表室总军代表后,对每一架歼击机的工艺质量要求都非常高,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名飞行员,所以他不希望以后,从一三二厂出厂交付部队的歼击机,有任何的质量问题。

    因为一旦出现歼击机的质量问题,不仅仅是厂家的责任,也是驻厂军代表的责任,因为驻厂军代表是每一架战机最后一道把关的人。

    李明刚毅的脸上没有笑容,他几乎不怎么笑。

    大家简单的讨论了今天的工序和相关的工作安排,最后李明严肃地道:“六一一所和一三二厂的同志们,还有咱们军代表室的同志们,咱们一定要打起精神来,现在虽然说任务很繁重,但是大家一定要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从这里飞出去的每一架战机,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任务时,绝对不能因为设计和质量方面的问题,让我们的飞行员流血甚至牺牲!特别是咱们的歼十战斗机,是承载着咱们强军希望的一款先进三代机,咱们更加不能马虎!”

    例会过后,大家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李轶跟着组长周楠一起来到机加工分厂,一边走周楠一边道:“咱们今天要去看的是歼十战斗机的正在加工中的垂尾纵梁,别看垂尾纵梁看起来不复杂,可是工艺要求是非常高的!”

    李轶当然很清楚歼十战斗机的垂尾结构了,因为他已经用天眼扫描过了,确实歼十战斗机的大面积单垂尾,在飞行当中特别是超音速飞行过程中,承受的气动载荷是相当大的,垂尾的纵梁就关系到这个大面积垂尾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一旦垂尾纵梁加工质量达不到要求,那么就有可能在飞行过程中,发生垂尾损坏甚至飞掉的严重事故,这在中国航空史上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的!

    歼轰7飞豹歼击轰炸机,在试飞过程中,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险情,战机在万米高空,突然垂尾飞没了。

    要知道垂直尾翼,是飞机控制方向的重要装置,没有了垂直尾翼,飞机就会像失控的野马一样难以驯服,很容易就发生坠毁的事故。

    在那一次飞豹的试飞过程中,突破音障进入超音速飞行后,飞机就开始加剧振动,随着飞行速度的不断增大,前后舱的试飞员都能感受到整个人连同座椅在剧烈振动。

    试飞员发现飞豹变成了难以控制的豹子,刚开始还以为是方向舵失灵,因为通过仪表损伤的反应,判断方向舵没有任何反应和作用,事实上这时候垂直尾翼都被震坏了,方向舵连着部分垂尾结构都飞掉了,只有大半个残余的垂尾还在。

    后来试飞员硬是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和大胆心细的作风,把这架只有半个垂尾的飞豹给飞回来了,这可以说是试飞员冒着生命危险把飞机飞回来的,因为这种情况下发生坠机的可能性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歼轰7试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然不能在歼十战斗机试飞中再出现了,所以六一一所对歼十战斗机原型机的制造过程也进行了严密的把关,毕竟这也是涉及到设计单位的。

    来到机加工分厂,周楠和李轶一起,走到检查室,看军代表,对加工好的垂尾纵梁进行检查。

    歼十战斗机原型机的制造已经较歼七战斗机的制造工艺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数控加工机床的应用,到高精度三座标测量机,这些都代表着歼十战斗机制造工艺有了质的飞跃。

    而歼七战斗机的制造工艺,现在仍然还是比较落后的,比如说歼七战斗机的结构件,是用专用的样板进行检验,当然仅仅是样板还不够,还需要加上专用检测夹具。

    采用这种方法检查工件,检测的效率和精度,都大大的不如测量机,这当然也会影响到生产率,这就是为什么早期飞机产量比较低的原因之一。

    看到周楠和李轶来了,军代表刘思和一三二厂机加工分厂一车间主任于明,都转身向他们打招呼,刘思眉头紧皱道:“周工,你们来得正好,我们发现最近加工的这两根垂直尾翼纵梁,有些问题,现在我们也不清楚是设计方面的问题还是我们加工上的问题!你给看看!”

    有时候设计和生产方面,确实会有一些分不清到底是谁责任的问题。

    比如说一些飞机上因为长期使用破坏的结构件,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飞机设计单位认为结构设计没有问题,是加工和质量方面有问题。

    而制造厂家会觉得这是飞机结构设计上的问题,比如应力集中导致的破坏,而不是因为他们的结构件质量的问题。

    像这一类的问题是很多的,所以周楠一看麻烦来了,也不由得心里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