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服林士章和自己步调一致,李明勋心中长出一口气,这意味着,社团可以减轻极大的压力,旁的不说,现在社团和南明朝廷还在蜜月期,不具备占据琼州的法理基础,等到满清打下琼州再收复占领,那只是激将之法,作不得真,就算琼州是一块不亚于台湾的肥肉,也需要时间才能消化。

    处置完了琼州之事,李明勋感觉再无后顾之忧,去了统帅部,专心处置大陆战场的事情,统帅部占据了香港市政府的最顶层,参谋人员已经在诺大的会议室里构筑了一个巨大的沙盘,上面囊括了大半个中国,红蓝两色箭头针锋相对,血色阵线犬牙交错,战争从未停止过。

    其实,在台湾的时候,陆军就对大陆战场的形势向元老院做了汇报,每隔一个月就汇报一次概略,当然还有海陆两军的军备情况,可以说,李明勋很清楚自己手里有多少筹码,也知道自己的盟友是什么德性,更清楚敌人的实力。

    在扩军之前,陆军的野战兵力就有四个野战营,一个骑兵营和两个炮兵营,在去年得到巨额资金之后,陆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扩编,编列了六个野战营,骑兵炮兵各两个营,但一年时间,既不够这些新营伍获得合格的士兵,兵工厂也生产不出足够的武器,所以只有三个野战营和一个炮兵营处于能作战的状态,即便是这三个野战营也是从原有的营伍之中抽调军官,把大本营精锐的开拓、守备营老兵加入其中。

    除了这些主力部队,各行政区还利用自己的财政扩编守备营、大队,来弥补辖区内士兵被抽调的缺额,目前香港就有两个守备营。

    但并不是所有的野战营都能参加大陆的战事,永宁行政长官区需要一个野战营作为预备队,琼州刚刚派遣了一个,新的吕宋行政区,更是需要一个野战营和一个骑兵营协助,目前真正能归统帅部调配的只有四个野战营和两个炮兵营,以及专门防御香港的两个守备营伍。

    算上直属部队,兵力大约有一万两千人左右,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吕宋参战的营伍,老营伍中三个在李明勋麾下,其中两个已经改编成了燧发枪营。

    在下一个财政年到来之前,统帅部不会获得新的营伍,下一个拥有参战能力的野战营会被派遣往吕宋作战,镇压那里造反的天主教徒。实际上,这也是陆军养军的手段,派遣兵马去吕宋,军费自然由吕宋那边来出,花的都是当初的战争公债。

    相对来说,社团的陆军力量拥有了在大陆作战的能力,但大陆广阔的战场上,形势也在急剧的变化着。

    整体来说,江南崩溃之后,东南沿海的闽浙一带都是保持了相对安静的局面,但实际上,这是因为满清志不在此的缘故,弘光政权失败之后,东南迅速出现了鲁监国和隆武朝廷两个政权,两个政权针锋相对之后,暂时分出了势力范围,衢州、处州等浙江四府基本归了隆武朝廷,剩下的就属于鲁监国了。

    两个政权虽然同属朱明,但却完不同,隆武朝廷继承的是弘光的遗产,大量的江浙士绅、官宦聚拢在其麾下,也被大部分的省份所承认,而鲁监国只有浙东一地,团结的却是中小士绅,大量启用生员、秀才这类地位较低的读书人,倒也显的朝气蓬勃。

    鲁监国政权诞生之际,有过一段时间缺乏自我认知,或者说自不量力,其麾下的主力是水师,迫切的希望通过长江,夺取南京这个政治意味十足的城市来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结果却是遭遇了无情的惨败,即便当时多铎早就带着八旗班师回朝去了北京,而江南百姓因为剃发令而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浪潮,鲁监国政权也是不敌绿营。

    第一波进攻江南,从淮北撤回来的原登莱水师损失殆尽,第二波进攻,沈廷扬和舟山水师几乎军覆灭,自此,鲁监国政权认识到了自己的实力,不再异想天开的进攻江南,而是选择渡过钱塘江收复杭州,打下更多地盘,拿到更多的饷源地,毕竟鲁监国只有宁绍台三府,一年六十万的赋税,实在养不起十万军队,可惜的是,鲁监国政权根本不具备进攻能力,仅仅能与钱塘江对面的绿营兵保持微妙的平衡。

    围绕钱塘江,双方打了一个来回,渡江的明军被击溃,反击到钱塘江南岸的绿营一样被歼,双方就隔着江对峙,陷入了僵局,一直到博洛率领主力攻掠闽浙,才打破了这个僵局。

    按照情报分析,这一波进攻,鲁监国根本挡不住,对杭州的攻掠把积攒的粮饷和军械损耗殆尽,而败军对浙东的横征暴敛又让其民心尽失,十万大军完是架子部队,没有一个合格的盟友,社团不可能和鲁监国一起防御浙东,尽管他们看起来很强大。

    实际上,在这方面,朱家的两位当权者是难兄难弟,隆武朝廷的境况一样恶化。

    满清入关以来,一直有一个秋冬工事,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春夏闷热的时候在北方休整,积蓄粮草,秋冬凉爽,南下进攻,每一次都能夺取数省,把战线前推数百里,从如果进京,到阿济格攻掠关中、多铎南下江南,都是如此,隆武元年的冬季,满清没有理会内斗不停的鲁监国和隆武政权,因为满清知道,他们无力北上,满清额重点在湖广,在南明最强的一支精锐,顺军。

    顺军被阿济格击败之后,整体上归顺了大明两广总督何腾蛟和湖北巡抚堵胤锡,但顺军也彻底分裂,李过、高一功为主成立忠贞营,心意去抗清救国,与高一功有些过节的部分闯军、左镇兵马成立忠武营,而那群在湖广投降满清又反正的两面派,以袁宗第为首,则是阳奉阴违,延续顺军的系统,公推李自成的弟弟做了首领,明军本身就不团结,除了忠贞营之外,在湖广烧杀抢掠,完的流贼做派,极不得人心,因此在满清大将勒克德浑的攻击下,线大败。

    袁宗第为首的当年李自成中军再次投降,然而这次他们遇到了老奴第九子巴布泰,这个家伙把投降的顺军首领杀了个干干净净,虽说不少营伍保住了,并且在勒克德浑夏季撤兵后发动了反击,但湖广的局势已经崩溃了。

    最重要的是,湖广的战事让隆武皇帝把最后一丝力量投入其中,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实际上,南明几个皇帝中,隆武天子算是比较圣明的君主,也为南明抵抗运动做过努力,但最终付诸东流,隆武天子在登基之后,也算是积极抗清,在无法团结鲁监国政权的情况下,其也没有专心内斗,而是选择进攻已经沦陷的江西。

    隆武的意图很明确,只要打下江西,就能和湖广连接成片,从私心来讲,实力强劲的顺军势力可以制衡郑氏一族,有利于皇权稳固,而从公心来讲,这个计划一旦成功,就可以顺江南下威胁江南,因此,隆武皇帝号称五路北伐,力进攻江西。

    或许是感觉时不我待,从沈犹龙那里强夺的二百万两白银被隆武皇帝盘扔进江西的战事之中,毕竟江西没有什么八旗兵,主力都是绿营,但就是这几营绿营兵,就让隆武朝廷束手无策,其中关键在于,前线掌兵的将领几乎都是郑家的人,其中以郑彩和郑鸿逵为主。

    实际上,当初保卫江南,郑芝龙是出了力,郑藩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如今郑藩除了施福一脉,几乎都是新兵,所以战斗力并不强,郑鸿逵作为郑芝龙的弟弟,在前线一直是打打停停三心二意,完没有进展,但是郑彩本就心向朝廷,又在郑藩中相对独立,一度击败江西绿营,但终究后劲不足,而隆武朝廷手中的精锐,从云南、两广来的精兵,终究还是损折在了赣州。

    如此半年鏖战下来,隆武朝廷的钱粮耗尽,最强一波的攻势被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