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孔融这段时间过得很不开心,王允关在牢中丝毫没有放出来的希望,反倒是张让等人被天子封为列侯。新任太尉张延对营救王允并不热衷,因为刘宇之事他与长史李平生出嫌隙,孔融有心求去。
刘宇开了家蒸饼铺,生意兴隆,为京师“食”尚,孔融闻之扼腕叹息,这样一个聪慧之人,沉迷于商贾之道,为铜臭奔忙,着实可惜。孔融有心前去骂醒刘宇,可是忙着营救王允之事,一时抽不出空来。等听闻天子赐匾“蒸饼极佳”,孔融摇了摇头,干脆懒得再管,便连家人买来的蒸饼也不肯吃。
这日公廨闲坐,孔融听到门外有令史谈到蒸饼,隐约听到“义商”的赞誉,将谈论之人唤入细问。
当得知刘宇为照顾他人生意每日限卖蒸饼,主动向市令捐赠蒸饼赈济老弱时,孔融惊叹道“是我误会小宇了,虽身为商贾,却不失仁义之心,君子也。融当前去向小宇致歉。”
也不等散衙,孔融命人驾车前往南市,来到蒸饼铺后得知刘宇极少来铺中,平日在家中读书。孔融越感愧疚,自己误会刘宇了,这些时日甚至有意不见他。
得知孔融来访,刘宇嘴角露出笑意,大事将成矣。将孔融迎进屋内,孔融整衣向着刘宇深施一礼,刘宇忙上前扶住他,道“孔兄这是何意?”
“融此来是向宇兄弟赔罪的,我误会宇兄弟沉迷于商贾赚钱,失了读书上进之心。宇兄弟被人称为‘义商’,足见行事仁义、品行高尚,孔文举,小人哉!”孔融痛骂自己道。
刘宇请孔融安坐,道“刘宇惭愧,若不是时时谨记孔兄教诲,宇焉有今日虚名,今日种种皆是孔兄所种之因。”
孔融听得心中舒坦,为拉近两人间的关系,笑道“融得知宇兄弟经营蒸饼,深为惋惜,所以连你铺中所制的蒸饼也不肯食。今日误会得解,孔某特意前来叨扰一番,此蒸饼连天子都喜食,融今日要一饱口福了。”
刘宇哈哈笑道“此易事尔。”吩咐杜平前去蒸饼铺,将各种不同馅料的蒸饼都拿了几个拿来。
看着孔融开心地吃蒸饼,刘宇道“孔兄,蒸饼铺是我与顾明所合开,眼下蒸饼铺已步入正轨,我已将铺子交给顾明打理,自己在家中静心读书。”
孔融拍手赞道“善,本该如此。小宇你为人聪慧机敏,当发奋图强读书上进。独自苦读无师教授事倍功半,小宇,你若愿意前往孔府就字,我这便写信给家中,让族叔收你为弟子。”
孔府在豫州鲁国,乃是儒家圣地,孔府家学是最为正宗的儒学,天下士人向往之地,虽然不知孔融嘴中的族叔是谁,但肯定是名重天下的大儒。
可是刘宇并不是真要成为穷经皓首的大儒,他要的是大儒门生的名气,好在乱世来临之前积攒声望应变。想到这里,刘宇郑重拜道“多谢孔兄美意,宇一直不便离开洛阳,若是孔兄方便能在洛阳替我介绍一位师长,宇感激不尽。”
“洛阳?”,孔融拈须思索,道“洛阳城中大儒自然不少,可是有暇授徒的人却不多。杨府、袁府此等门阀族学以你的身份恐难得其门而入。你先莫急,待我问过之后再说。”
孔融乐于提携有才华的晚辈,刘宇拜师之事着实记挂在心,洛阳城内适合的长辈、朋友问了不少,得知刘宇便是那个做蒸饼的‘义商’纷纷摇头拒绝,在他们看来‘义商’总归还是商,商贾怎能成为他们的弟子。
连番拒绝激起了孔融的倔脾气,道“这些人目光短浅,不知小宇的才华,孔某一定要替你找寻一个明师,将来小宇成为大儒好好地气一气他们。”
刘宇心中早有人选,试探着问道“我听说卢公曾在涿县教学,门下弟子众多,不知他是否还在教授弟子?”
“卢公,卢子干,卢尚书,他哪有空教授弟子”,孔融摇头道“尚书台事务繁多,卢公连休沐都无暇,恐怕他无心授徒。”
刘宇笑道“孔兄如遇到机会,不妨替我问上一句。”
这位声名显赫的东汉名士、重臣是个文武全才,但却不是个教书育人的好先生。史书上记载卢植的弟子有三人,刘备、公孙瓒、刘德然,还有一个跟他学过几天的弟子高诱,高诱是马融的再传弟子,单从文学造诣上来说,以高诱为高,刘备、公孙瓒因割据而出名,至于刘德然,要不是他父亲出资让刘备随同他一起拜卢植为师,恐怕史书中不会有他的记载。
几天后,孔融前往明光殿办差,见到尚书卢植,想起刘宇的拜托,试探着替他询问拜师之事。因为怕卢植拒绝,孔融把《善后四策》的功劳推给了刘宇,又讲述了刘宇为营救王允奔忙的事。
原本没有抱希望,没想到卢植居然思索了片刻,道“文举,后日是老夫四十七岁生日,老夫请了几位好友小聚,文举午时不妨带刘宇前来一会。”
没有拒绝便是有希望,孔融兴冲冲地找到刘宇,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事到临头,刘宇不免有些紧张,询问卢植喜欢什么,要准备些礼物。
孔融道“卢公性格刚毅,品德高尚,你若是拿了礼物进门,拜师之事便休要再提。你只管随我空手而去,卢公若有询问据实回应便是,成败自有天意。”
刘宇开了家蒸饼铺,生意兴隆,为京师“食”尚,孔融闻之扼腕叹息,这样一个聪慧之人,沉迷于商贾之道,为铜臭奔忙,着实可惜。孔融有心前去骂醒刘宇,可是忙着营救王允之事,一时抽不出空来。等听闻天子赐匾“蒸饼极佳”,孔融摇了摇头,干脆懒得再管,便连家人买来的蒸饼也不肯吃。
这日公廨闲坐,孔融听到门外有令史谈到蒸饼,隐约听到“义商”的赞誉,将谈论之人唤入细问。
当得知刘宇为照顾他人生意每日限卖蒸饼,主动向市令捐赠蒸饼赈济老弱时,孔融惊叹道“是我误会小宇了,虽身为商贾,却不失仁义之心,君子也。融当前去向小宇致歉。”
也不等散衙,孔融命人驾车前往南市,来到蒸饼铺后得知刘宇极少来铺中,平日在家中读书。孔融越感愧疚,自己误会刘宇了,这些时日甚至有意不见他。
得知孔融来访,刘宇嘴角露出笑意,大事将成矣。将孔融迎进屋内,孔融整衣向着刘宇深施一礼,刘宇忙上前扶住他,道“孔兄这是何意?”
“融此来是向宇兄弟赔罪的,我误会宇兄弟沉迷于商贾赚钱,失了读书上进之心。宇兄弟被人称为‘义商’,足见行事仁义、品行高尚,孔文举,小人哉!”孔融痛骂自己道。
刘宇请孔融安坐,道“刘宇惭愧,若不是时时谨记孔兄教诲,宇焉有今日虚名,今日种种皆是孔兄所种之因。”
孔融听得心中舒坦,为拉近两人间的关系,笑道“融得知宇兄弟经营蒸饼,深为惋惜,所以连你铺中所制的蒸饼也不肯食。今日误会得解,孔某特意前来叨扰一番,此蒸饼连天子都喜食,融今日要一饱口福了。”
刘宇哈哈笑道“此易事尔。”吩咐杜平前去蒸饼铺,将各种不同馅料的蒸饼都拿了几个拿来。
看着孔融开心地吃蒸饼,刘宇道“孔兄,蒸饼铺是我与顾明所合开,眼下蒸饼铺已步入正轨,我已将铺子交给顾明打理,自己在家中静心读书。”
孔融拍手赞道“善,本该如此。小宇你为人聪慧机敏,当发奋图强读书上进。独自苦读无师教授事倍功半,小宇,你若愿意前往孔府就字,我这便写信给家中,让族叔收你为弟子。”
孔府在豫州鲁国,乃是儒家圣地,孔府家学是最为正宗的儒学,天下士人向往之地,虽然不知孔融嘴中的族叔是谁,但肯定是名重天下的大儒。
可是刘宇并不是真要成为穷经皓首的大儒,他要的是大儒门生的名气,好在乱世来临之前积攒声望应变。想到这里,刘宇郑重拜道“多谢孔兄美意,宇一直不便离开洛阳,若是孔兄方便能在洛阳替我介绍一位师长,宇感激不尽。”
“洛阳?”,孔融拈须思索,道“洛阳城中大儒自然不少,可是有暇授徒的人却不多。杨府、袁府此等门阀族学以你的身份恐难得其门而入。你先莫急,待我问过之后再说。”
孔融乐于提携有才华的晚辈,刘宇拜师之事着实记挂在心,洛阳城内适合的长辈、朋友问了不少,得知刘宇便是那个做蒸饼的‘义商’纷纷摇头拒绝,在他们看来‘义商’总归还是商,商贾怎能成为他们的弟子。
连番拒绝激起了孔融的倔脾气,道“这些人目光短浅,不知小宇的才华,孔某一定要替你找寻一个明师,将来小宇成为大儒好好地气一气他们。”
刘宇心中早有人选,试探着问道“我听说卢公曾在涿县教学,门下弟子众多,不知他是否还在教授弟子?”
“卢公,卢子干,卢尚书,他哪有空教授弟子”,孔融摇头道“尚书台事务繁多,卢公连休沐都无暇,恐怕他无心授徒。”
刘宇笑道“孔兄如遇到机会,不妨替我问上一句。”
这位声名显赫的东汉名士、重臣是个文武全才,但却不是个教书育人的好先生。史书上记载卢植的弟子有三人,刘备、公孙瓒、刘德然,还有一个跟他学过几天的弟子高诱,高诱是马融的再传弟子,单从文学造诣上来说,以高诱为高,刘备、公孙瓒因割据而出名,至于刘德然,要不是他父亲出资让刘备随同他一起拜卢植为师,恐怕史书中不会有他的记载。
几天后,孔融前往明光殿办差,见到尚书卢植,想起刘宇的拜托,试探着替他询问拜师之事。因为怕卢植拒绝,孔融把《善后四策》的功劳推给了刘宇,又讲述了刘宇为营救王允奔忙的事。
原本没有抱希望,没想到卢植居然思索了片刻,道“文举,后日是老夫四十七岁生日,老夫请了几位好友小聚,文举午时不妨带刘宇前来一会。”
没有拒绝便是有希望,孔融兴冲冲地找到刘宇,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事到临头,刘宇不免有些紧张,询问卢植喜欢什么,要准备些礼物。
孔融道“卢公性格刚毅,品德高尚,你若是拿了礼物进门,拜师之事便休要再提。你只管随我空手而去,卢公若有询问据实回应便是,成败自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