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气的真相(1/2)
“人类的特殊的?”源夜有些不明白这个结论,“你是要否定进化论吗?”
“不不不,进化论当然是伟大的成就,我作为科学的信徒并不会反对先贤的成果。”机械白衣的话语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那我换个说法吧,你觉得完美人类的定义是什么样的呢?”
“达到人类基因允许的上限的存在,比如说拥有爱因斯坦和牛顿的智力,同时又有着碳基肉体极限的体力之类的。”源夜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致并没有问题,毕竟历史上那些存在的伟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从娘胎中出生,由一个受精卵在基因的支配的下成长起来的。”机械白衣点头,“在解明了基因排列对肉体的影响之后,掌握这项数据的生物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模型,他们称之为【灵肉模型】,我还挺喜欢这个名字的,是个十分有东方风格的名字。”
“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人类可以通过基因调整技术随心所欲的制造所需要的人类。”机械白衣调出了搜索引擎,输入这个名词,但却完全没有找到相应的结果,“可以说,完美人类早就在基因调整技术完善的那一刻就已经诞生了。”
“不是说基因技术目前还有缺陷,远远达不到制造完美人类的程度吗?”源夜下意识的脱口而出,这于他记忆中的认知完全不符。
“为了让民众的反感不那么强烈而进行的情报操纵嘛,业内都心知肚明的手段。”机械白衣指了指自己的头,“实际上,有点脑子的人都应该明白,如果没有解明基因排列的作用,怎么可能宣布基因调整技术的完善呢?而如果基因调整技术既然已经完善,那完美人类怎么可能没有诞生。”
细想下来确实没有问题,在只有上层人士能享受到基因调整的情况下,要是还宣布基因调整的技术已经完善了,那不满肯定会瞬间爆发,说不定就会立刻快进到高达种世界观,大家喊着“为了蔚蓝清净的地球”,然后开始发动战争了。
但如果宣传基因调整技术并没有完善,然后再宣扬一波义体的下限就远超碳基肉体的上限,社会就会产生对义体的崇拜思潮,反而对那些进行基因调整的上层人士产生一种“看那些使用缺陷技术的小白鼠傻子”的想法,怨气自然就消解了。
如果按照机械白衣的说法,碳基人类的极限是可以打破的,那这种宣传完美起到了隐藏的作用;如果是假的,拼义体的话,明显也是更有钱的那边优势更大。
源夜有些后怕,如果没有被人点出来这点,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种可能性,能提出这种方案的人绝对是传播学的天才。
“你说的这些都是基因技术方面的,和气这种听着似乎涉及玄学领域的东西没有关系吧?”源夜提出了疑问。
“不要太心急,讲关键点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铺垫啊,铺垫。”机械白衣也是兴致来了,他以前在研究所给老板就是干苦力活的,代课什么的都是他干,当讲师当习惯了总是会染上这些习惯,“在这种时候需要安静,用心听。”
听了机械白衣的话,源夜也不再提问,静静的等他揭晓答案。
“这部分是我用我上司的权限黑进我们研究所的数据库里拿到数据之后做出的推论,准确性不高。”机械白衣似乎完全陷入了教师的身份设定中,“从数据来看,人类在通过基因调整技术制造出了完美人类之后,仍旧在探索人类的极限。”
“毕竟你要知道,人的身体终究还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共同决定的。”机械白衣调出了源夜完全看不懂的数据,“即使先天的完美基因决定了极高上限和较高下限,但没有经过科学的后天培养和锻炼,还是不可能触及到碳基身体的极限的。”
“但是后天条件这种东西嘛,堆样本数就完全可以堆出一个近似完美的结果了,甚至可以进行技术模拟。”机械白衣指了指刚刚被他拉出来的解刨好的身体,指着那些泛白的肌肉说道,“比如说这个,我就用电刺激法,直接将他的肌肉强度瞬间提升到了碳基极限。”
源夜皱了皱眉头,机械白衣这种完全不把人当人看的疯子态度令他感到恶心,但他还是耐下心来,毕竟谜底马上就要揭晓了。
“真正的奇迹发生在碳基极限达到的瞬间——请允许我将之称为奇迹,因为我找不到更贴切的形容词了。”机械白衣依旧沉醉在布道的氛围之中,没有注意到源夜的表情,“人类开始驱动新的能量。”
“无论你用什么词语去形容它,气、生物电能、内力,什么词都无所谓。”机械白衣用义体手臂揣摩着下巴,“举个例子来说,人体就像是一台蒸汽机,人体的肉体强度就是胶圈的强度,当密闭橡胶圈强度达到要求的时候,机械开始摆脱纯粹的生物能,变成可以使用热能的存在。”
“换个例子来说吧,你应该知道线圈吧?”
“中学的时候学过。”源夜回答道。
“我上学的时候也是中学的内容。”机械白衣一脸怀念的神色,“这么多年基础物理还是没有突破,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线圈的初始只是一根没有用处的导线,但当他缠绕起来之后就变成了线圈,人类得以使用我们目前所发现的最优秀的能量——电能。”机械白衣的义体手手指缠绕在一起,显然十分入戏,“而生物技术的发展,最终导向的结果同样是新的能源革新,只不过这次是独属于个人的能源革新罢了。”
“最关键的是,现实是处在物理定律的残酷支配下的,因此能够达到碳基极限的人形生物,其身体构造,排列模式都是近乎一样的,在统计学的范畴中甚至可以视作同一类型。”机械白衣像是故意抛出一个简单问题给课堂上的学生回答的老师,“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
“不不不,进化论当然是伟大的成就,我作为科学的信徒并不会反对先贤的成果。”机械白衣的话语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那我换个说法吧,你觉得完美人类的定义是什么样的呢?”
“达到人类基因允许的上限的存在,比如说拥有爱因斯坦和牛顿的智力,同时又有着碳基肉体极限的体力之类的。”源夜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致并没有问题,毕竟历史上那些存在的伟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从娘胎中出生,由一个受精卵在基因的支配的下成长起来的。”机械白衣点头,“在解明了基因排列对肉体的影响之后,掌握这项数据的生物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模型,他们称之为【灵肉模型】,我还挺喜欢这个名字的,是个十分有东方风格的名字。”
“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人类可以通过基因调整技术随心所欲的制造所需要的人类。”机械白衣调出了搜索引擎,输入这个名词,但却完全没有找到相应的结果,“可以说,完美人类早就在基因调整技术完善的那一刻就已经诞生了。”
“不是说基因技术目前还有缺陷,远远达不到制造完美人类的程度吗?”源夜下意识的脱口而出,这于他记忆中的认知完全不符。
“为了让民众的反感不那么强烈而进行的情报操纵嘛,业内都心知肚明的手段。”机械白衣指了指自己的头,“实际上,有点脑子的人都应该明白,如果没有解明基因排列的作用,怎么可能宣布基因调整技术的完善呢?而如果基因调整技术既然已经完善,那完美人类怎么可能没有诞生。”
细想下来确实没有问题,在只有上层人士能享受到基因调整的情况下,要是还宣布基因调整的技术已经完善了,那不满肯定会瞬间爆发,说不定就会立刻快进到高达种世界观,大家喊着“为了蔚蓝清净的地球”,然后开始发动战争了。
但如果宣传基因调整技术并没有完善,然后再宣扬一波义体的下限就远超碳基肉体的上限,社会就会产生对义体的崇拜思潮,反而对那些进行基因调整的上层人士产生一种“看那些使用缺陷技术的小白鼠傻子”的想法,怨气自然就消解了。
如果按照机械白衣的说法,碳基人类的极限是可以打破的,那这种宣传完美起到了隐藏的作用;如果是假的,拼义体的话,明显也是更有钱的那边优势更大。
源夜有些后怕,如果没有被人点出来这点,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种可能性,能提出这种方案的人绝对是传播学的天才。
“你说的这些都是基因技术方面的,和气这种听着似乎涉及玄学领域的东西没有关系吧?”源夜提出了疑问。
“不要太心急,讲关键点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铺垫啊,铺垫。”机械白衣也是兴致来了,他以前在研究所给老板就是干苦力活的,代课什么的都是他干,当讲师当习惯了总是会染上这些习惯,“在这种时候需要安静,用心听。”
听了机械白衣的话,源夜也不再提问,静静的等他揭晓答案。
“这部分是我用我上司的权限黑进我们研究所的数据库里拿到数据之后做出的推论,准确性不高。”机械白衣似乎完全陷入了教师的身份设定中,“从数据来看,人类在通过基因调整技术制造出了完美人类之后,仍旧在探索人类的极限。”
“毕竟你要知道,人的身体终究还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共同决定的。”机械白衣调出了源夜完全看不懂的数据,“即使先天的完美基因决定了极高上限和较高下限,但没有经过科学的后天培养和锻炼,还是不可能触及到碳基身体的极限的。”
“但是后天条件这种东西嘛,堆样本数就完全可以堆出一个近似完美的结果了,甚至可以进行技术模拟。”机械白衣指了指刚刚被他拉出来的解刨好的身体,指着那些泛白的肌肉说道,“比如说这个,我就用电刺激法,直接将他的肌肉强度瞬间提升到了碳基极限。”
源夜皱了皱眉头,机械白衣这种完全不把人当人看的疯子态度令他感到恶心,但他还是耐下心来,毕竟谜底马上就要揭晓了。
“真正的奇迹发生在碳基极限达到的瞬间——请允许我将之称为奇迹,因为我找不到更贴切的形容词了。”机械白衣依旧沉醉在布道的氛围之中,没有注意到源夜的表情,“人类开始驱动新的能量。”
“无论你用什么词语去形容它,气、生物电能、内力,什么词都无所谓。”机械白衣用义体手臂揣摩着下巴,“举个例子来说,人体就像是一台蒸汽机,人体的肉体强度就是胶圈的强度,当密闭橡胶圈强度达到要求的时候,机械开始摆脱纯粹的生物能,变成可以使用热能的存在。”
“换个例子来说吧,你应该知道线圈吧?”
“中学的时候学过。”源夜回答道。
“我上学的时候也是中学的内容。”机械白衣一脸怀念的神色,“这么多年基础物理还是没有突破,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线圈的初始只是一根没有用处的导线,但当他缠绕起来之后就变成了线圈,人类得以使用我们目前所发现的最优秀的能量——电能。”机械白衣的义体手手指缠绕在一起,显然十分入戏,“而生物技术的发展,最终导向的结果同样是新的能源革新,只不过这次是独属于个人的能源革新罢了。”
“最关键的是,现实是处在物理定律的残酷支配下的,因此能够达到碳基极限的人形生物,其身体构造,排列模式都是近乎一样的,在统计学的范畴中甚至可以视作同一类型。”机械白衣像是故意抛出一个简单问题给课堂上的学生回答的老师,“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