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依依想学本事,其实途径并不少,旁的不说,这做衣服的事儿就容易的很,赵二叔一个花匠,能养活四个孩子,一家六口都吃得饱穿得暖,这里头少不了赵二婶子日常零碎活的出息,而这出息里,给成衣铺子做衣裳鞋袜就是其中之一。这样能拿出去卖钱的本事能差了去?就是他家春兰的手艺在这附近也已经算得上不错了。
至于剪纸?纸扎铺子的三婆婆就是个能求教的人,那老太太别看如今只干些看铺子的轻省活计不起眼,早些年那也是出了名的巧手,剪纸,糊灯笼等等,都做的很是不错,连着城里灯笼铺子的老板都曾拿过她的活计。至于绣花……先顾着这两个好了,等过阵子这两个搞定了再想法子琢磨,记得赵二婶子好像也会那么一些?嗯,若是那样,初期问题也能解决。
沈依依脑子转的飞快,行动力也一样飞快,这边刚琢磨透了,安排好了计划,转天就一溜烟的开始往两家跑,而这一跑,你别说,收获还相当的不错,不但是学东西的事儿解决了,还让她琢磨出了一个新的挣钱活计来。
“制作灯笼?这个,咱们县那老郭家的灯笼铺子生意虽然还成,可这是就他一家,若是多一家,怕是没多少生意吧。”
简放有些吃惊,原以为沈依依寻他是为了相约过年前上山打猎弄点肉食的事儿,不想才过来就听她来了这么一句,一时脑子都有些转不过来。这怎么突然就想到这个了?做灯笼,这个技能他家好像不会吧!
“我昨儿和三婆婆闲话才知道,只要会做点篾匠的,做起灯笼架子就容易的很,拆上一二个就能学会,早年老郭家就是这么学来的本事,靠着给原本的灯笼铺子送货发的家,我这不是想着,你爷爷也会这篾匠的本事吗,既然会,那与其做框子背篓的,怎么就不想着做做这个?旁的不说,过了年就是十五,元宵节做点兔子灯什么的,总是能挣一笔的。”
元宵节做兔子灯?简放的眼睛一亮,还真是,这日常灯笼百姓家许是不会多买,做多了也未必能卖的好,可兔子灯却不一样,这一年一次灯笼销售最火的日子,销量是绝对可以保证的,若是自家爷爷能琢磨出怎么做来,那也算是一笔不错的外快了。
“还是你脑子快,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对了,我记得你好像也会点这个?怎么,可有想过也做些来卖?”
“我?我家能做的东西多了,这一样还真是顾不上。”
这话沈依依可这么不是说的客气话,她家如今这糖炒栗子都快做出品牌了,一日日的靠着这个就能稳当的有二三百文的出息,有了这何必再去抢这兔子灯的好处?要知道一个是只能挣一天,一个是能挣一年的,没法比!再说了天下的钱是挣不完的,什么都想要的人很可能最后什么都落不下,所以沈依依很知道怎么分清楚主次。
沈依依很有主次,所以她心下早就决定了,将糖炒栗子生意坚定的做下去,甚至还琢磨着等大郎二郎稍微在大些,将这手艺教给他们,一来能在不久的将来,让家里的出息再上曾楼,让自己解放,还能让家里的男娃多一门能传承养家的本事。
五个男娃啊,一个造纸的作坊,可不够五个兄弟分的呀。被沈清明时不时唠叨,而钻进了多置办家当产业,好让弟妹们将来生活有靠的沈依依,那真是操碎了老母亲的心。
当然简放不知道她的想法,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有些想歪了去,觉得这是沈依依和自己说定了亲事,心下向着自己,想帮着自家也多挣些家底的意思。这么一想简放那心啊,就暖的有点飘了,眼睛看向沈依依的时候,柔的都能滴出水来。
还有什么比媳妇没嫁过来就向着自己更美的事儿?为了这,边上满脸不待见,端个水都磨磨蹭蹭的大郎二郎,他看着都和气了几分。嗯,顺带还隐隐的有几分嘚瑟显摆。你们
在不待见,你家大姐那也是我媳妇,那也是向着我的。
“那,上次说的,打猎的事儿还去不?”
“怎么不去?那伤兵们都能弄来皮子,可见冬日山上的东西也不少,咱们不去,难不成过年吃肉还要靠买的不成?明明有本事自己去得,何必浪费那个钱。你别是想偷懒吧。”
这话说的,简放明显被噎着了,好吧,你是过日子的能手成吧。简放感觉这沈大丫就是个木头,刚涌起几分柔情,想打个花腔,这可好,人家愣是没接收到信号,反而被说了一顿,这滋味,也就是简放了,不然估计都得恼了。就没见过这么不知道情趣的,才刚说定了亲事,就搞得像是老夫老妻一般,张口闭口的全是过日子的事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人虽然情趣不足,可却也绝对让人安心,是个过日子的人,小户人家娶媳妇稀罕的不就是这样的嘛。
“你这亲说的好啊,这大丫真就是个有福又能干的,将来你小子的日子差不了了,爷爷真是高兴。”
简苍头显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当简放一说沈依依的好主意,第一个反应不是想着兔子灯能挣多少钱,而是先感慨了一番孙子的亲事定的好,可见沈大丫这一出那真是戳进了老头的心窝里了。
“说来这郭家的事儿别说是你三婆婆,就是爷爷我也是知道的,那确实早先就是个篾匠,也确实是自己人机灵,瞅着灯笼挣得比背篓多,就多上了些心,自己琢磨着学了些,别看如今他这什么样的灯笼都能做,那早年可是出了名的直灯笼憨子,只知道用背篓篮子的框架模样做,只要一试着做圆的就能做歪喽,直到后来去外头拆了四五个买来的,这才做的像样了些。也就此开了窍,才有了如今一家独大的局面。”
不过说起灯笼,简苍头这个县城的老人,也忍不住说起了古,都是差不多岁数的人,谁还不知道谁?那郭灯笼家……想起来,早些年自己就是没他那股子痴劲,不然也不至于蹉跎到了如今的岁数还没给孙子置办下产业来。没个能传家的铺子如今对简苍头来说,都快成为心病了。
“也是他人好,运势也到了,他常年送货的铺子那年失了火,房子都烧干净了,人也没了好几个,为了这,那东家就此没了心气,索性将铺子的地契给了救了他命的郭灯笼,自己收拾了剩下的细软去投奔了在府城的小儿子。郭灯笼借了银子重新起了铺子,这灯笼铺才算是重新开张了,可为了这铺子,老郭家一家那是还了整整五年的外债啊,不容易,都不容易。”
简苍头砸吧了一下嘴,感慨了一下别家发家的艰难,随后又说到了自家上,挣钱什么的,即使年岁再大,也一样有积极性。
至于剪纸?纸扎铺子的三婆婆就是个能求教的人,那老太太别看如今只干些看铺子的轻省活计不起眼,早些年那也是出了名的巧手,剪纸,糊灯笼等等,都做的很是不错,连着城里灯笼铺子的老板都曾拿过她的活计。至于绣花……先顾着这两个好了,等过阵子这两个搞定了再想法子琢磨,记得赵二婶子好像也会那么一些?嗯,若是那样,初期问题也能解决。
沈依依脑子转的飞快,行动力也一样飞快,这边刚琢磨透了,安排好了计划,转天就一溜烟的开始往两家跑,而这一跑,你别说,收获还相当的不错,不但是学东西的事儿解决了,还让她琢磨出了一个新的挣钱活计来。
“制作灯笼?这个,咱们县那老郭家的灯笼铺子生意虽然还成,可这是就他一家,若是多一家,怕是没多少生意吧。”
简放有些吃惊,原以为沈依依寻他是为了相约过年前上山打猎弄点肉食的事儿,不想才过来就听她来了这么一句,一时脑子都有些转不过来。这怎么突然就想到这个了?做灯笼,这个技能他家好像不会吧!
“我昨儿和三婆婆闲话才知道,只要会做点篾匠的,做起灯笼架子就容易的很,拆上一二个就能学会,早年老郭家就是这么学来的本事,靠着给原本的灯笼铺子送货发的家,我这不是想着,你爷爷也会这篾匠的本事吗,既然会,那与其做框子背篓的,怎么就不想着做做这个?旁的不说,过了年就是十五,元宵节做点兔子灯什么的,总是能挣一笔的。”
元宵节做兔子灯?简放的眼睛一亮,还真是,这日常灯笼百姓家许是不会多买,做多了也未必能卖的好,可兔子灯却不一样,这一年一次灯笼销售最火的日子,销量是绝对可以保证的,若是自家爷爷能琢磨出怎么做来,那也算是一笔不错的外快了。
“还是你脑子快,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对了,我记得你好像也会点这个?怎么,可有想过也做些来卖?”
“我?我家能做的东西多了,这一样还真是顾不上。”
这话沈依依可这么不是说的客气话,她家如今这糖炒栗子都快做出品牌了,一日日的靠着这个就能稳当的有二三百文的出息,有了这何必再去抢这兔子灯的好处?要知道一个是只能挣一天,一个是能挣一年的,没法比!再说了天下的钱是挣不完的,什么都想要的人很可能最后什么都落不下,所以沈依依很知道怎么分清楚主次。
沈依依很有主次,所以她心下早就决定了,将糖炒栗子生意坚定的做下去,甚至还琢磨着等大郎二郎稍微在大些,将这手艺教给他们,一来能在不久的将来,让家里的出息再上曾楼,让自己解放,还能让家里的男娃多一门能传承养家的本事。
五个男娃啊,一个造纸的作坊,可不够五个兄弟分的呀。被沈清明时不时唠叨,而钻进了多置办家当产业,好让弟妹们将来生活有靠的沈依依,那真是操碎了老母亲的心。
当然简放不知道她的想法,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有些想歪了去,觉得这是沈依依和自己说定了亲事,心下向着自己,想帮着自家也多挣些家底的意思。这么一想简放那心啊,就暖的有点飘了,眼睛看向沈依依的时候,柔的都能滴出水来。
还有什么比媳妇没嫁过来就向着自己更美的事儿?为了这,边上满脸不待见,端个水都磨磨蹭蹭的大郎二郎,他看着都和气了几分。嗯,顺带还隐隐的有几分嘚瑟显摆。你们
在不待见,你家大姐那也是我媳妇,那也是向着我的。
“那,上次说的,打猎的事儿还去不?”
“怎么不去?那伤兵们都能弄来皮子,可见冬日山上的东西也不少,咱们不去,难不成过年吃肉还要靠买的不成?明明有本事自己去得,何必浪费那个钱。你别是想偷懒吧。”
这话说的,简放明显被噎着了,好吧,你是过日子的能手成吧。简放感觉这沈大丫就是个木头,刚涌起几分柔情,想打个花腔,这可好,人家愣是没接收到信号,反而被说了一顿,这滋味,也就是简放了,不然估计都得恼了。就没见过这么不知道情趣的,才刚说定了亲事,就搞得像是老夫老妻一般,张口闭口的全是过日子的事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人虽然情趣不足,可却也绝对让人安心,是个过日子的人,小户人家娶媳妇稀罕的不就是这样的嘛。
“你这亲说的好啊,这大丫真就是个有福又能干的,将来你小子的日子差不了了,爷爷真是高兴。”
简苍头显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当简放一说沈依依的好主意,第一个反应不是想着兔子灯能挣多少钱,而是先感慨了一番孙子的亲事定的好,可见沈大丫这一出那真是戳进了老头的心窝里了。
“说来这郭家的事儿别说是你三婆婆,就是爷爷我也是知道的,那确实早先就是个篾匠,也确实是自己人机灵,瞅着灯笼挣得比背篓多,就多上了些心,自己琢磨着学了些,别看如今他这什么样的灯笼都能做,那早年可是出了名的直灯笼憨子,只知道用背篓篮子的框架模样做,只要一试着做圆的就能做歪喽,直到后来去外头拆了四五个买来的,这才做的像样了些。也就此开了窍,才有了如今一家独大的局面。”
不过说起灯笼,简苍头这个县城的老人,也忍不住说起了古,都是差不多岁数的人,谁还不知道谁?那郭灯笼家……想起来,早些年自己就是没他那股子痴劲,不然也不至于蹉跎到了如今的岁数还没给孙子置办下产业来。没个能传家的铺子如今对简苍头来说,都快成为心病了。
“也是他人好,运势也到了,他常年送货的铺子那年失了火,房子都烧干净了,人也没了好几个,为了这,那东家就此没了心气,索性将铺子的地契给了救了他命的郭灯笼,自己收拾了剩下的细软去投奔了在府城的小儿子。郭灯笼借了银子重新起了铺子,这灯笼铺才算是重新开张了,可为了这铺子,老郭家一家那是还了整整五年的外债啊,不容易,都不容易。”
简苍头砸吧了一下嘴,感慨了一下别家发家的艰难,随后又说到了自家上,挣钱什么的,即使年岁再大,也一样有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