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良这钦差,也是没谁了。

    分田,也不用徐小姐忙,辣么多帮忙不是?

    江东路也有一些、有才能被压抑的,大家干起来。

    农民也不想见徐小姐,赶紧分田,田是朝廷的,一家分几亩,好好种。

    和地主啥不同呢?最明显或许是租从五成变成二成,原本农民占五成现在有八成,快翻倍了。

    大家知道江左良田,租最高的五成半,现在都是二成。

    大家关注那五县。

    果然搞花样了。

    这五县良田约三千顷,

    江左真的是大片良田,分成五个农场。

    江右过来的农民,十户一甲,一块耕种,种的好一年给一半的粮食。

    不是和地主差不多?不,勤劳善良的江右人,感激涕零。

    而且,江东路能种桑养蚕,男人种田,女人养蚕。

    养蚕也不是一家一户搞,而是衙门统一,女人去干活,干得好有奖。

    孩子八到十二岁统一读书,男孩女孩都读,谁家不给读罚钱。

    十甲为保,就像一里,相对住的近,统一管理。

    一时热火朝天。

    开春了,男人忙着下田,那忙着种桑养蚕。

    大地主沈录,与饶桐县农学院合作,拿出一些技术,并创办江左农学院。

    沈录有田一千三百顷,若算三十年前,沈家田一千八百顷。他不愿拿出来,没人会逼他。

    徐老爷呆了大概两个月,回家了。x

    剩下的事儿安排好,江左军也看完热闹,心满意足的走。

    桐州跟着去三百人,回来二百个,还有一些在那儿上瘾了。

    一人发六十两银子。愿回就一块回。

    徐老爷躲在徐家村,说什么都不进京,交旨?他啥没干有啥好交的。京城来就有佐贰,内侍啥的,你们都知道的,回去想怎么说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