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李纲的提议,赵桓也没有采纳,作为一个后世的穿越者,一个民族大融合时代出生的青年,赵桓并没有像是李纲这般深厚的民族主义情结。
这是三万个俘虏,就这样杀了,实在是有些浪费,用好了的话,这三万个俘虏,就变成了三万个劳动力,赵桓突然有一个很是大胆的想法。
“关于这三万名俘虏,朕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诸位一起来讨论一下。”赵桓说道“坑杀俘虏,毕竟不是我大宋礼仪之邦的行事风格,但是又不能让这些士兵就这么离开,所以朕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这些俘虏化身奴籍,于苏州府海边下设立松江县,迁此三万俘虏于松江,分而治之,填海造地,开疆拓土。”
“陛下,我中原之地,沃野千里,地大物博,何苦于要开垦这等不毛之地?”李纲进言道。
忠臣都没有说话,不过那意思也都是在怀疑赵桓的这个决定,在他们看来,大宋地大物博,陆地上就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了,何苦要费这么大的力气去填海造地呢。
赵桓很想指着这群老家伙的鼻子训斥道就你们现在的这副样子,还真的以为像是唐朝那般,一呼百应,众多番邦小弟追随,这种自大的心态什么时候能够改一改。在百年以后,在地球的另一端,将会有一个西方的小国开始工业革命,然后就会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那个时候受到的耻辱,可是要比今天被金国压迫还要痛苦百倍。
不过这种想法赵桓也就只能在心里面想一下,他要是现在跟这群人说这地球是圆的的话,相信肯定会被他们当成是怪物的,天圆地方已经是几千年来的固定认知,想要改变,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将三万名俘虏投放于松江,方便看官,背靠大海,也就算是掐断了这些人逃生的念头,远离中心,就算是这群人真的乱起来,也不会生出什么大的麻烦。”赵桓淡淡的说道,这个理由,没有人怀疑,还都在恭迎赵桓想的计策好。
不过接下来让谁去当这个松江县的县令,却是需要赵桓好好琢磨的一件事情。
赵桓搜肠刮肚的在自己的脑海里面想了好多人,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胡铨。
胡铨作为南宋时期中兴四臣之一,才干自是不必怀疑,而赵桓之所以想要用胡铨,最主要的还是这个时候的胡铨还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比较好掌控,不像是那些经历过事故的老头,最会揣度人的心思,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于是乎,胡铨稀里糊涂的就被招进了宫中,和赵桓有了第一次接触。
对于赵桓的召见,胡铨有些蒙,这个时候的他,虽然很有才华,却并不被世人所知,按照历史的轨迹,他还是应该在两年后进士及第。
“你就是胡铨?”赵桓看着面前的胡铨,问道。
胡铨面对赵桓,显得有些拘束,回答道“正是草民,不知官家召见草民是有什么吩咐?”
赵桓对胡铨的第一印象还算是不错,简单的交流几句以后,赵桓就发现胡铨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便试探性的问道“如果交给你一个县来治理,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对于胡铨来说,问的有些突兀,毕竟这个时候的胡铨还只是一个未及第的老百姓,胡铨是一个聪明人,他深知这个时候回答的好坏可能会影响自己今后的仕途,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政清则风正,作为一县的父母官,只有做到政治清明了,才能上行下效,民风清正,最终达到政通人和。”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说的不错,县令虽小,但是身上的责任却是不小,身上担负的是整个县人民的命运,如果朕现在交给你一个县来搭理的话,你能搭理好吗?”
顿了一下,赵桓继续说道“你不用急着回答朕,朕知道你有才华,一个小小的县令可能你不放在眼里,而且朕可以告诉你,朕给你说的这个县,是一个不毛之地,百废待兴,你如果担任这个地方的县令的话,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胡铨听到赵桓说的话,整个人陷入了沉思,正如赵桓说的那般,胡铨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对于县令这种芝麻粒大小的官,在以前他是绝对不会放在眼里的,但是现在这个县令是赵桓提出的,胡铨有些犹豫。
赵桓没有催促胡铨,就这样耐心的等着,说道“你有什么顾虑,也可以向朕提出来,也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你就算是拒绝,朕也不会怪罪于你。”
胡铨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说道“不知陛下说的县,是什么县?”
“是苏州府下的一个县,松江县。”赵桓回答道。
胡铨有些迷惑,赵桓很快就给他解释了,“是新成立的一个县,就像是朕告诉你的那般,你到任以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这一切,都是未知的挑战,要不要答应下来,对于胡铨来说更是一个挑战。
这是三万个俘虏,就这样杀了,实在是有些浪费,用好了的话,这三万个俘虏,就变成了三万个劳动力,赵桓突然有一个很是大胆的想法。
“关于这三万名俘虏,朕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诸位一起来讨论一下。”赵桓说道“坑杀俘虏,毕竟不是我大宋礼仪之邦的行事风格,但是又不能让这些士兵就这么离开,所以朕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这些俘虏化身奴籍,于苏州府海边下设立松江县,迁此三万俘虏于松江,分而治之,填海造地,开疆拓土。”
“陛下,我中原之地,沃野千里,地大物博,何苦于要开垦这等不毛之地?”李纲进言道。
忠臣都没有说话,不过那意思也都是在怀疑赵桓的这个决定,在他们看来,大宋地大物博,陆地上就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了,何苦要费这么大的力气去填海造地呢。
赵桓很想指着这群老家伙的鼻子训斥道就你们现在的这副样子,还真的以为像是唐朝那般,一呼百应,众多番邦小弟追随,这种自大的心态什么时候能够改一改。在百年以后,在地球的另一端,将会有一个西方的小国开始工业革命,然后就会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那个时候受到的耻辱,可是要比今天被金国压迫还要痛苦百倍。
不过这种想法赵桓也就只能在心里面想一下,他要是现在跟这群人说这地球是圆的的话,相信肯定会被他们当成是怪物的,天圆地方已经是几千年来的固定认知,想要改变,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将三万名俘虏投放于松江,方便看官,背靠大海,也就算是掐断了这些人逃生的念头,远离中心,就算是这群人真的乱起来,也不会生出什么大的麻烦。”赵桓淡淡的说道,这个理由,没有人怀疑,还都在恭迎赵桓想的计策好。
不过接下来让谁去当这个松江县的县令,却是需要赵桓好好琢磨的一件事情。
赵桓搜肠刮肚的在自己的脑海里面想了好多人,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胡铨。
胡铨作为南宋时期中兴四臣之一,才干自是不必怀疑,而赵桓之所以想要用胡铨,最主要的还是这个时候的胡铨还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比较好掌控,不像是那些经历过事故的老头,最会揣度人的心思,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于是乎,胡铨稀里糊涂的就被招进了宫中,和赵桓有了第一次接触。
对于赵桓的召见,胡铨有些蒙,这个时候的他,虽然很有才华,却并不被世人所知,按照历史的轨迹,他还是应该在两年后进士及第。
“你就是胡铨?”赵桓看着面前的胡铨,问道。
胡铨面对赵桓,显得有些拘束,回答道“正是草民,不知官家召见草民是有什么吩咐?”
赵桓对胡铨的第一印象还算是不错,简单的交流几句以后,赵桓就发现胡铨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便试探性的问道“如果交给你一个县来治理,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对于胡铨来说,问的有些突兀,毕竟这个时候的胡铨还只是一个未及第的老百姓,胡铨是一个聪明人,他深知这个时候回答的好坏可能会影响自己今后的仕途,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政清则风正,作为一县的父母官,只有做到政治清明了,才能上行下效,民风清正,最终达到政通人和。”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说的不错,县令虽小,但是身上的责任却是不小,身上担负的是整个县人民的命运,如果朕现在交给你一个县来搭理的话,你能搭理好吗?”
顿了一下,赵桓继续说道“你不用急着回答朕,朕知道你有才华,一个小小的县令可能你不放在眼里,而且朕可以告诉你,朕给你说的这个县,是一个不毛之地,百废待兴,你如果担任这个地方的县令的话,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胡铨听到赵桓说的话,整个人陷入了沉思,正如赵桓说的那般,胡铨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对于县令这种芝麻粒大小的官,在以前他是绝对不会放在眼里的,但是现在这个县令是赵桓提出的,胡铨有些犹豫。
赵桓没有催促胡铨,就这样耐心的等着,说道“你有什么顾虑,也可以向朕提出来,也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你就算是拒绝,朕也不会怪罪于你。”
胡铨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说道“不知陛下说的县,是什么县?”
“是苏州府下的一个县,松江县。”赵桓回答道。
胡铨有些迷惑,赵桓很快就给他解释了,“是新成立的一个县,就像是朕告诉你的那般,你到任以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这一切,都是未知的挑战,要不要答应下来,对于胡铨来说更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