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当’的钲声已经停了,战场的焦点不再是两军相抵的阵列,而是秦军阵后数里的幕府。刺猬一样紧缩在一起的秦军持矛向外,阵中的弩手正费力地上弦。
四千多名楚军骑兵扫过秦军阵列后方,绕过一支又一支的预备队,向着幕府横冲而来。为了阻截秦军左翼前来救援的秦军骑兵,一支千余人的骑兵自动从骑阵中分出,迎向它们。
“父亲!”返身回望的王贲看着楚军骑兵冲向幕府,目眦尽裂,他知道楚军铁骑的可怕。“速速回援!速速回援……”
方寸大乱的王贲就要调转戎车,率军驰援幕府,身边的裨将连忙将他拦住,“不及也,将军。我军不及也!”
最后渡过滏水的幕府很晚才到达战场,即便如此,他们距离秦军阵列也有七、八里之遥。这当然是为了提防楚军巫器,白鹿塬之战中,楚军巫器射程超乎秦人想象,大王几乎就此薨落。在王敖、刘池等谋士的建议下,幕府远远的设在了后方。
依靠陆离镜,设在后方幕府同样能看清战场形势,也可以通过旗帜指挥前线的战斗。命令虽然滞后,但这是楚军巫器威胁下的无奈,不然楚军只要以巫器猛轰幕府,己方就要在战争中失利。
王敖等人的小心演变成现在的灾难,楚军铁骑穿阵袭来,前方的秦卒步卒根本来不及救援,而对照着部署在左翼、防止楚军骑兵迂回侧击的秦军骑兵又失去了先机。布置在阵侧的他们与穿阵而过的楚军骑兵相比,距离本就过远——除了提防楚军步卒中的巫器,幕府还提防牛首水上楚军海舟的巫器,幕府不是居中,是完全居右,而且也慢了一大步。
铁骑奔驰,七里的距离并不漫长,分出去的那支楚军骑兵与秦军骑兵交兵时,前方轻骑已从幕府军阵两侧掠过,箭矢雨点般覆盖阵列,试探着秦人的虚实。
王翦仍站立在戎车上,大声的说话、大声的下令,他必须让秦军士卒看到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如此才能激励士气。之所以要这样做,那是因为他心里对四千短兵和那个秦军尉没底。这支秦军并非有意留在幕府之侧,而是因为抵达战场最晚,所以留在幕府之侧。
王敖也站在戎车上,脸上有些发白。他永远记得四年前站在临淄城头,目睹楚军铁骑破阵时的情景。他当时看得毛骨耸然,庆幸自己不在城下,然而现在他就在城下,在齐军的阵列之间。
轻骑奔驰而过,好似滔滔洪水流过峡谷,站在岸上的人们被轻骑带起的尘土拂过脸颊,感受着地面隐隐震动,然后浑身发抖。并未掠阵的熊荆注视着眼前的秦人,注视着他们每一个反应。他需要找到它的薄弱之处然后全力攻击,击杀戎车上的王翦。
“大王,彼处!”项超也在注视秦军军阵,因为角度的关系,他看到掠阵时秦军军阵的细微松动,故而立即奔向熊荆汇报。
“何处?”秦军骑兵正高速奔来,必须在秦军骑兵赶来前冲阵。熊荆急问。
“彼处!”项超指着幕府军阵西面,那是秦军尉防守的区域。
“速速列阵!”熊荆没有丝毫怀疑,他相信项超的判断。“传令,准备冲阵。”
号角声响起,凤旗迅速向军阵西侧移动。正在回转的轻骑当即明白冲阵的位置,他们不再两侧掠过军阵,而是汇集成一队,切过凤旗正对的秦军军阵。这一次,箭雨更加密集。掠阵到最后,一些轻骑几乎是擦着秦卒武器掠过,如此近的距离,阵中的秦卒更显慌张。
箭如雨注,然而这些轻骑掠阵后不得不迎向越来越近的秦军骑兵,以为重骑冲阵赢得时间。用上马镫、高桥马鞍的秦军骑兵现在变得很难对付,之前一千骑的阻截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一万多名骑兵挟持风雷驰骋而来,秦军一时士气大振。楚军所有轻骑再次迎头阻截,这才使他们前冲之势为之一滞。
此时重骑已完成列阵,铁甲披在龙马与骑士身上,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六道阵列,阵列后方是庄去疾率领的近卫骑兵。近卫骑兵的战马也半披着铁甲,这是冲阵的最后力量。
“请大王下令!”被阻截秦军骑兵只是一滞,骑兵交战造成的混乱使得秦人不得不勒住马头,但这样的迟滞作用非常有限。看到这一点的项超催促着下令。
“进、进之——!”熊荆满脸是汗,实际上他也等不及。
“大王有令,进!”位于前列左侧的项超大喊,他最先策马,与他同并排的三十骑重骑、以及后方的三十骑重骑跟着他策马。六十多根骑矛竖立,矛尖处的红旗随风飘扬。
荆人铁骑正向自己冲来!这是阵列中秦军士卒的第一反应。飞扬的尘土让他们看不清有多少铁骑冲向自己,他们只能听到马蹄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地面先是微微不可察觉的抖动,而后是源源不断的震颤。
铁骑出现已有八年,或许有人没有听过巫器,但绝对没有人没有听过荆人铁骑。以讹传讹下,铁骑的威力被放大数倍,据说荆人铁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只要铁骑冲击,就没有冲不破的阵列。回忆起军中私下的传言,站在军阵前列的秦卒浑身发抖,他们就要死了!
奔赴三十里外的战场,最后赶到的部队自然不是什么精锐,他们只是靠得近,临时拉来凑数罢了。手上虽然握住酋矛,但这些酋矛只是紧握在手里,没有柱在地上,然后用脚踩死。
面对楚军铁骑的冲阵,他们不是颤抖就是仓皇,很多人选择闭目。军阵中心的王翦也看到了并排骑行、缓缓冲来的楚军重骑,他与王敖四目相对,双方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恐。错过王敖的目光,王翦拉过身旁的御手,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御手目瞪口呆。
四千多名楚军骑兵扫过秦军阵列后方,绕过一支又一支的预备队,向着幕府横冲而来。为了阻截秦军左翼前来救援的秦军骑兵,一支千余人的骑兵自动从骑阵中分出,迎向它们。
“父亲!”返身回望的王贲看着楚军骑兵冲向幕府,目眦尽裂,他知道楚军铁骑的可怕。“速速回援!速速回援……”
方寸大乱的王贲就要调转戎车,率军驰援幕府,身边的裨将连忙将他拦住,“不及也,将军。我军不及也!”
最后渡过滏水的幕府很晚才到达战场,即便如此,他们距离秦军阵列也有七、八里之遥。这当然是为了提防楚军巫器,白鹿塬之战中,楚军巫器射程超乎秦人想象,大王几乎就此薨落。在王敖、刘池等谋士的建议下,幕府远远的设在了后方。
依靠陆离镜,设在后方幕府同样能看清战场形势,也可以通过旗帜指挥前线的战斗。命令虽然滞后,但这是楚军巫器威胁下的无奈,不然楚军只要以巫器猛轰幕府,己方就要在战争中失利。
王敖等人的小心演变成现在的灾难,楚军铁骑穿阵袭来,前方的秦卒步卒根本来不及救援,而对照着部署在左翼、防止楚军骑兵迂回侧击的秦军骑兵又失去了先机。布置在阵侧的他们与穿阵而过的楚军骑兵相比,距离本就过远——除了提防楚军步卒中的巫器,幕府还提防牛首水上楚军海舟的巫器,幕府不是居中,是完全居右,而且也慢了一大步。
铁骑奔驰,七里的距离并不漫长,分出去的那支楚军骑兵与秦军骑兵交兵时,前方轻骑已从幕府军阵两侧掠过,箭矢雨点般覆盖阵列,试探着秦人的虚实。
王翦仍站立在戎车上,大声的说话、大声的下令,他必须让秦军士卒看到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如此才能激励士气。之所以要这样做,那是因为他心里对四千短兵和那个秦军尉没底。这支秦军并非有意留在幕府之侧,而是因为抵达战场最晚,所以留在幕府之侧。
王敖也站在戎车上,脸上有些发白。他永远记得四年前站在临淄城头,目睹楚军铁骑破阵时的情景。他当时看得毛骨耸然,庆幸自己不在城下,然而现在他就在城下,在齐军的阵列之间。
轻骑奔驰而过,好似滔滔洪水流过峡谷,站在岸上的人们被轻骑带起的尘土拂过脸颊,感受着地面隐隐震动,然后浑身发抖。并未掠阵的熊荆注视着眼前的秦人,注视着他们每一个反应。他需要找到它的薄弱之处然后全力攻击,击杀戎车上的王翦。
“大王,彼处!”项超也在注视秦军军阵,因为角度的关系,他看到掠阵时秦军军阵的细微松动,故而立即奔向熊荆汇报。
“何处?”秦军骑兵正高速奔来,必须在秦军骑兵赶来前冲阵。熊荆急问。
“彼处!”项超指着幕府军阵西面,那是秦军尉防守的区域。
“速速列阵!”熊荆没有丝毫怀疑,他相信项超的判断。“传令,准备冲阵。”
号角声响起,凤旗迅速向军阵西侧移动。正在回转的轻骑当即明白冲阵的位置,他们不再两侧掠过军阵,而是汇集成一队,切过凤旗正对的秦军军阵。这一次,箭雨更加密集。掠阵到最后,一些轻骑几乎是擦着秦卒武器掠过,如此近的距离,阵中的秦卒更显慌张。
箭如雨注,然而这些轻骑掠阵后不得不迎向越来越近的秦军骑兵,以为重骑冲阵赢得时间。用上马镫、高桥马鞍的秦军骑兵现在变得很难对付,之前一千骑的阻截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一万多名骑兵挟持风雷驰骋而来,秦军一时士气大振。楚军所有轻骑再次迎头阻截,这才使他们前冲之势为之一滞。
此时重骑已完成列阵,铁甲披在龙马与骑士身上,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六道阵列,阵列后方是庄去疾率领的近卫骑兵。近卫骑兵的战马也半披着铁甲,这是冲阵的最后力量。
“请大王下令!”被阻截秦军骑兵只是一滞,骑兵交战造成的混乱使得秦人不得不勒住马头,但这样的迟滞作用非常有限。看到这一点的项超催促着下令。
“进、进之——!”熊荆满脸是汗,实际上他也等不及。
“大王有令,进!”位于前列左侧的项超大喊,他最先策马,与他同并排的三十骑重骑、以及后方的三十骑重骑跟着他策马。六十多根骑矛竖立,矛尖处的红旗随风飘扬。
荆人铁骑正向自己冲来!这是阵列中秦军士卒的第一反应。飞扬的尘土让他们看不清有多少铁骑冲向自己,他们只能听到马蹄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地面先是微微不可察觉的抖动,而后是源源不断的震颤。
铁骑出现已有八年,或许有人没有听过巫器,但绝对没有人没有听过荆人铁骑。以讹传讹下,铁骑的威力被放大数倍,据说荆人铁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只要铁骑冲击,就没有冲不破的阵列。回忆起军中私下的传言,站在军阵前列的秦卒浑身发抖,他们就要死了!
奔赴三十里外的战场,最后赶到的部队自然不是什么精锐,他们只是靠得近,临时拉来凑数罢了。手上虽然握住酋矛,但这些酋矛只是紧握在手里,没有柱在地上,然后用脚踩死。
面对楚军铁骑的冲阵,他们不是颤抖就是仓皇,很多人选择闭目。军阵中心的王翦也看到了并排骑行、缓缓冲来的楚军重骑,他与王敖四目相对,双方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恐。错过王敖的目光,王翦拉过身旁的御手,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御手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