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相对于君而言,一般功臣相对于开国君主而言。西汉功臣作为一个整体、和他们的君主刘邦之间的君臣名分,是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在定陶(今山东曹县一带)正式确定下来的。(本小节引文出自《史记》、《汉书》刘邦、韩信传记的不一一加注。)

    牵头操办这件事情的是汉军前敌总指挥、楚王、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军事大家韩信(约前231年-前196年)。

    他和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一起,七位诸侯王联名拥戴汉王刘邦称皇帝。上书曰:

    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刘邦的书面答复很快就下来了:

    寡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亡实之名,非所取也。今诸侯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之哉?

    这是《汉书》的记载,和《史记》略有不同,主要是上书人。司马迁分别记为“诸侯及将相”、“群臣”,班固明确记为七位诸侯王。这里选择《汉书》记载的理由:1、马在前、班在后,班固改动应该有根据。2、垓下大战最终胜出后,刘邦刚刚重新分封了七位诸侯王,他们所以上书拥戴,此为事情的前因后果。3、刘邦和麾下多数将领的正式名分是主仆、类似奴隶主和奴隶,他们可能还没有资格管这个事。所以,这件事情应该是刘邦和七位诸侯王之间的事情,积极性最高的是牵头上书的韩信,主要是他和刘邦之间的事情。

    《资治通鉴》中关于刘邦称帝只有一句话,“诸侯王皆上书请尊汉王为皇帝”(《资治通鉴》第十一卷),具体过程全无记载。为何如此省略?编撰《资治通鉴》的目的非常清楚,为皇帝提供借鉴、为培养忠臣孝子提供教材。省略了,就是这一过程对皇帝没有借鉴意义、对培养忠臣孝子没有帮助甚至反而有害。这也就是咱们把这件事情翻出来的原因之一。

    韩信上书的意思很明白:大王您是王,我们也是王,没有个上下之分不好;您的功劳最大,您当皇帝吧。这确实就是您封我们、我们封您、大家互相封的意思。如果是后世历朝、尤其是两宋之后历朝臣子,一眼就能看出不妥当,根本就不会这样写。但韩信认为很合适,还是一番好意、满腔热情,说不定还希望由此改善和刘邦的关系。

    刘邦显然不领这份情、更不吃这一套,将信将疑、不冷不热、不轻不重但又是明明白白地回了一句:我听说皇帝不是靠功劳当的!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们谁比我的功劳大,难道就可以当皇帝?!然后毫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表示:只是一个名义的皇帝,我也不想当。最后更咄咄逼人地责问:你们准备让我当这个皇帝,又准备怎样当臣子呢?!

    这些问题一个比一个厉害,韩信根本没有想到过,更无法回答。他那个脑袋里、从读书时候开始、大多数时间都在琢磨打仗,从古人打的仗到别人打的仗再到自己打的仗,随着战事减少,又从自己打的仗到别人打的仗又回到古人打的仗,非如此不能成为兵家,既成为兵家在其他方面就不免反应慢、甚或有点傻。他疏忽了、也许完全没有想到,这个话别人能说,他不能说。如果论功劳当皇帝,他韩信就是第一个比刘邦功劳大的,大半个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在后世看来,这岂不是要命的疏漏?!当时人看还不至于这么严重,但也是以下犯上,是很严重的问题。

    韩信啊,智商足够高,情商实在低。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不由回想到年少之时、投军之前在淮阴城下、淮河岸边遇到的漂母。

    其时,他的人生轨迹难堪到了极点,吃饭问题没了着落,一连几日无以果腹。好像也想过乞讨,但面子比肚子重要,终是不能开口。无可奈何,徘徊到城北河边,尝试钓鱼。人走背字的时候,鱼儿也总不上钩。饥饿难耐,一筹莫展。河边有替人漂洗的妇女,其中一位面善的大婶看出来了,将飧食分给他一半。(当时一日两餐。第一餐称“朝食”或“饔”,第二餐称“飧”或“食”。饭点也是两个,上午7至9时为“食时”,下午3至5时为“餔时”。)他谢了。

    这事情本不可以重复;否则就是乞讨了。可饥肠辘辘,第二天下午又徘徊到了河边,也还是不能开口,但又不由自主地盯着人家带饭的陶罐。漂母又将飧食分给他一半。一连数十日,都是如此。他感激不尽,感激漂母分食,更感激能够无需他开口而分食,给他留下了读书人最后的颜面。决心投军之时,五内俱焚、郑重其事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没想到漂母居然恼了,很不高兴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他一时竟然无言以对、迟迟不能转身,如今回忆起来,仍然觉得非常尴尬。堂堂汉军前方统帅,居然有过那样的时候!

    如同当年想要报答漂母是肺腑之言一样,如今拥戴汉王当皇帝也是一片真心;可又如同当年弄不明白漂母怎么就恼了一样,如今也弄不明白汉王怎么就毫不领情呢?

    这又一番尴尬有韩信性格上的缘由,又不仅仅是韩信性格上的缘由。二人之间的笔墨官司也就不是传统意义上、形式化、程式化的拥戴和推让了。

    西汉功臣的故事,就从这儿开始。

    在此之前的汉五年十二月,韩信刚刚指挥汉军在垓下围歼了西楚霸王项羽,五年楚汉战争宣告结束。(秦皇朝以十月为岁首、正月。灭秦后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都如同春秋战国诸侯国君一样各自纪年,项羽没有改岁首,刘邦等诸侯王也没有改。所以,汉的纪年是在刘邦称帝之前、被项羽封为汉王的时候就有了,纪年沿用下来,以十月为岁首也沿用下来,汉五年的十二月当时记为三月、二月当时记为五月。百余年后,西汉改行太初历以一月为岁首,《史记》、《汉书》又都把之前的记载改了,所以汉五年十二月到了汉五年二月之前。)

    这一仗打得很漂亮,但韩信和刘邦都不大高兴。两人都心知肚明,他们之间的矛盾加深了。

    刘邦原本没有打算让韩信统一指挥垓下大战。春秋战国社会崇尚军功,他又毕竟是打仗起家、自以为军人,骨子里很是希望能直接指挥打胜仗、大胜仗。可自楚汉开战以来,他自己直接指挥的是打一仗败一仗。战争就要结束了,他决心自己打这一仗,事先就没有让韩信参与谋划,也没有请韩信参战。可怎么盘算怎么能赢的仗,就是打不赢。实在打不下来了,才调韩信大军参战;还是不行,才请韩信。可韩信并没有召之即来,他以为是坐地起价。军师张良也认为是齐王对于空头王不满。他只得明确齐王封地。韩信果然率军而来、轻松取胜。垓下大战胜利了,楚汉战争结束了,他对韩信的意见更大了。站在中间看这个事,刘邦这是只兴他对别人耍心眼、不兴别人和他斗心眼,理直气壮认为别人不应该和他讲平等。已经有点皇帝心理了,只是他自己不一定意识到。

    韩信意识到了,但没有觉得有多严重,所以直到现在还看不明白刘邦答复的诏书。

    汉军是垓下大战后转移到定陶来的。

    韩信大军部署在定陶城西左岗一带。属下禀报驻地时,他只是点了点头。这里是大兵家吴起的故乡。到达那天,就曾前去拜谒,已经只有残垣断壁了,但也还是在门前树下坐了好一会儿。征战经年,每逢路过古代兵家故里,他都要看一看、待一会儿,孙膑、庞涓、狐偃、赵盾、廉颇、李牧、司马错、白起、尉缭、王翦的故里,他都去过。他不迷信他们,但喜欢他们、发自内心尊重他们。带兵打仗越是久,越是不迷信,但越是喜欢、越是尊重。每逢谋划战事,他不由自主就会想到前辈兵家会如何处置,常常不免意识到他们当年哪一仗的哪一招并不太好、有点臭,甚至有很臭的,但也还是喜欢、尊重,甚至更加喜欢、尊重。他其实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也一直生活在他心中。

    还有一个历史名人坟墓也在这附近,范蠡。不知为何,身边人没有提,他自己也没有提。但每次路过都会看一眼,心生羡慕又心生惆怅。

    韩信的幄帐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长方形,五脊四阿式顶,内部没有立柱,顶盖采用桁架结构,用102件铜质鎏金构件插接起来,可以快速组装、快速拆卸。(所谓运筹帷幄的帷幄,就是这个东西。直到两千年之后、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咱们的军帐总体没有超过这个技术水平。河北省博物院有两套类似的出土文物,曾经盘桓、叹为观止。)韩信这一套是战利品。他的军队打仗多、打胜仗多,缴获也就多,武器装备和后勤设施都是汉军中最好的。他们一般都不住民宅,韩信也是一样,走到哪里都呆在自己的幄帐中。身边郎中、大夫也都有自己的幄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