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真的有人谋反了,刘邦偏偏没有立即相信、更没有马上带兵出征、甚至也没有请人来商量,而是请了病假。“先黥布反时,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面对接二连三的谋反,刘邦身心俱疲了,有人造反也无所谓了。谁也不准来,来了也不见。(本小节引文出自《史记》、《汉书》英布传记的不一一加注。)
英布反了,不仅皇帝刘邦不急,丞相萧何也不急,军师张良本就不出门、更不急。
一连十余日,大家都很着急。无奈之际,周勃、灌婴牵头找樊哙想办法。
樊哙一贯责任心很强,既是老功臣又是刘邦亲戚,“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领着大家闯进皇宫、一路闯进了刘邦卧室。
刘邦正枕着一个宦官休息。这也是刘邦的一般姿态,与韩信类似,是在沙发、椅子、板凳、马扎都尚未出现的环境中,是在席地坐卧习惯下的常态,只是作为皇帝、阔气了太多——枕着活人,一个可以自动调节、自动跟随的枕头。
樊哙满腔热情、痛哭流涕说:“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刘邦这才笑着起来办公,但不是立即派兵,也不是召集诸将讨论对策,而是郑重其事、派人请丞相萧何前来相商。
刘邦此人,表面无可无不可、甚至像是有点没注意、谁在跟前说话就听谁的,其实是在茫茫人海中历练出来的、心机颇深。若真是个没主意的,如何能在秦末天下英雄大争之中最终胜出?那岂能是偶然?!
刘邦是需要找谁商量的时候就找谁商量。自己倾向肯定的时候,找肯定的商量,让肯定的意见从对方的嘴里说出来;自己倾向否定的时候,找否定的商量,让否定的意见从对方嘴里说出来。这样,一则确实可以坚定自己又完善自己,再则对方会感觉受信任、受重用,三则努力增加英雄所见略同,努力减少不同意见。他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这套办法,感觉越来越好用,便坚持下来、形成了习惯。刘邦用人也疑、疑人也用,天下英雄、尤其是读书人大都归拢到他的大旗下,这是重要原因。
有的时候,他还就是谁来说什么就信什么。真有问题的,往往立即就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所以给人无可无不可的感觉。例如对六国后裔,郦食其提出重新赐封册立,他就准备颁发印玺;张良郑重其事坚决反对,他就赶紧把刻好的印玺全部烧了。还有对陈平,周勃、灌婴来打小报告,他就责问魏无知、陈平;魏无知、陈平说得有道理,他就进一步重用陈平。这样一来,事情往往能办好,充其量是双方互相有意见,但都不会对他有意见。他办坏了的事情,也就大都有人背锅。例如杀韩信、彭越,就是老婆替他背锅。不仅当时多数人归罪于吕雉,事后两千年间多数人也还归罪于吕雉。
对于诸侯王谋反,开始的时候,他不请萧何商量,是知道萧何会有理有据反对出兵;不请张良想办法,是知道张良会客客气气坚决拒绝。所以,只能找陈平想办法;陈平的作用就只是完善他的办法。
现在主动找萧何商量,那就意味着他自己的想法开始动摇、开始变化了。
果然,萧何提出的是反对意见。明确认为:“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这是三点意见:1、英布应该不会这样,仇家诬陷的可能更大。2、先把贲赫抓起来审问清楚再说。3、同时派人前往淮南国秘密调查了解、弄清情况。
于是,刘邦派出皇帝使节前往淮南国。
反过来看,当初有人上告韩信的时候刘邦如果就请萧何相商,会是什么结果?可以肯定,萧何提出的应该就是类似看法和建议,甚至会更稳妥、和缓一些。事情自然也就不至于到后来地步。
这可以肯定就是刘邦现在请萧何相商的原因——之前想除掉某些人,现在看除掉的代价太大了——他的思想正在酝酿变化。
可惜,萧丞相百密一疏。没有想到,彭越事件之后,皇帝使节光临已经成为要抓人的信号。人人自危条件下的君臣关系,已经不能以常理行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英布反了,不仅皇帝刘邦不急,丞相萧何也不急,军师张良本就不出门、更不急。
一连十余日,大家都很着急。无奈之际,周勃、灌婴牵头找樊哙想办法。
樊哙一贯责任心很强,既是老功臣又是刘邦亲戚,“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领着大家闯进皇宫、一路闯进了刘邦卧室。
刘邦正枕着一个宦官休息。这也是刘邦的一般姿态,与韩信类似,是在沙发、椅子、板凳、马扎都尚未出现的环境中,是在席地坐卧习惯下的常态,只是作为皇帝、阔气了太多——枕着活人,一个可以自动调节、自动跟随的枕头。
樊哙满腔热情、痛哭流涕说:“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刘邦这才笑着起来办公,但不是立即派兵,也不是召集诸将讨论对策,而是郑重其事、派人请丞相萧何前来相商。
刘邦此人,表面无可无不可、甚至像是有点没注意、谁在跟前说话就听谁的,其实是在茫茫人海中历练出来的、心机颇深。若真是个没主意的,如何能在秦末天下英雄大争之中最终胜出?那岂能是偶然?!
刘邦是需要找谁商量的时候就找谁商量。自己倾向肯定的时候,找肯定的商量,让肯定的意见从对方的嘴里说出来;自己倾向否定的时候,找否定的商量,让否定的意见从对方嘴里说出来。这样,一则确实可以坚定自己又完善自己,再则对方会感觉受信任、受重用,三则努力增加英雄所见略同,努力减少不同意见。他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这套办法,感觉越来越好用,便坚持下来、形成了习惯。刘邦用人也疑、疑人也用,天下英雄、尤其是读书人大都归拢到他的大旗下,这是重要原因。
有的时候,他还就是谁来说什么就信什么。真有问题的,往往立即就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所以给人无可无不可的感觉。例如对六国后裔,郦食其提出重新赐封册立,他就准备颁发印玺;张良郑重其事坚决反对,他就赶紧把刻好的印玺全部烧了。还有对陈平,周勃、灌婴来打小报告,他就责问魏无知、陈平;魏无知、陈平说得有道理,他就进一步重用陈平。这样一来,事情往往能办好,充其量是双方互相有意见,但都不会对他有意见。他办坏了的事情,也就大都有人背锅。例如杀韩信、彭越,就是老婆替他背锅。不仅当时多数人归罪于吕雉,事后两千年间多数人也还归罪于吕雉。
对于诸侯王谋反,开始的时候,他不请萧何商量,是知道萧何会有理有据反对出兵;不请张良想办法,是知道张良会客客气气坚决拒绝。所以,只能找陈平想办法;陈平的作用就只是完善他的办法。
现在主动找萧何商量,那就意味着他自己的想法开始动摇、开始变化了。
果然,萧何提出的是反对意见。明确认为:“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这是三点意见:1、英布应该不会这样,仇家诬陷的可能更大。2、先把贲赫抓起来审问清楚再说。3、同时派人前往淮南国秘密调查了解、弄清情况。
于是,刘邦派出皇帝使节前往淮南国。
反过来看,当初有人上告韩信的时候刘邦如果就请萧何相商,会是什么结果?可以肯定,萧何提出的应该就是类似看法和建议,甚至会更稳妥、和缓一些。事情自然也就不至于到后来地步。
这可以肯定就是刘邦现在请萧何相商的原因——之前想除掉某些人,现在看除掉的代价太大了——他的思想正在酝酿变化。
可惜,萧丞相百密一疏。没有想到,彭越事件之后,皇帝使节光临已经成为要抓人的信号。人人自危条件下的君臣关系,已经不能以常理行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