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麟禹以前吃过军功太盛的亏,所以这样的结果也正合他的心意,反正这一仗能替阿雪报仇已经算是上天极大的恩赐了,再有强求反而不美了。而这个结果对于岳麟禹来说已经很是满意了。
又过了几天胡濙也收到了朱棣的诏书:由于辽东的事宜已经了结,原本应该继续之前的巡访工作,不过在此之前朱棣让他先回一下南京,他会在那里给予胡濙一道新的诏命。
朱棣的诏书里没有具体说什么事,胡濙自然也不好问。反正回南京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回家了,胡濙当然最为高兴,几乎是第三天便准备启程,刘江还派了一支小队护送他们走出辽东。
胡濙一路上都在赞叹岳麟禹的功绩:“岳贤弟,以前就听勉仁说起过你的军功,但是没有亲眼见到总是有些不信,这次算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像贤弟这般本事,皇上原应该让你从军北伐的,而今却只能跟随愚兄四处巡查。”
岳麟禹看了看双姝,笑道:“源洁兄何必这样,同样是为了皇上办事,何必对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而且现在我也算是官复原职了,这就应该知足了。”
胡濙叹道:“还是岳贤弟豁达啊。有时候连我都自愧不如。”过了一会儿他又问向林菁霜道:“林姑娘,以你对皇上的了解,这次皇上让我们回南京是为了什么?”
突然被这么问,林菁霜先是一愣,随后才微笑道:“胡大哥你又说笑了,小妹又不是皇上的贴身近侍,也不是内阁学士,怎么会知道皇上的想法。不过无论如何,皇上让源洁兄回南京岂不是好事。”
胡濙欣慰地点点头道:“也是啊,岳贤弟你也终于可以回家看看了,你大概已经三年多没回过家了吧。”
岳麟禹回头深情地看了看双姝笑道:“回不回家也无所谓,反正我的亲人都在身边,其实去哪里都一样。”也恰在此时双姝也听到胡濙这么问,也正好望向了岳麟禹。
虽是这般说,当四人看到南京城墙的时候,岳麟禹和双姝还是激动了一番。胡濙刚进城门之后便立即和岳麟禹辞别一溜烟地朝自己的家跑去。岳麟禹当然也只是微微一笑向他拜别,三人肩并肩地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迎面便有两人赶过来迎接他们。
府邸的这些家丁仍然是以前夏绫妍留在这里的手下。这三年岳麟禹三人虽然一直在外,这岳府却被这些家丁打理的井井有条。
当初朱棣虽然没有满足纪纲继续追究岳麟禹的请求,不过这纪纲毕竟不是什么善茬,即使遭遇了挫折依然不屈不挠,曾经派了几拨暗探准备潜入岳府搜集证据。不过尝试了好几次依然没有任何进展,于是明面上朱棣没有追究,暗地里又没法栽赃陷害,长此以往也只能作罢。
说到纪纲,这几年来纪纲替朱棣将那些建文朝的遗臣都处理了差不多了,其手段之惨烈令人发指。那些官员鉴于朱棣正宠幸此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不过纪纲后来也渐渐知道自己这般做法迟早要引起公愤,朱棣能保他一时却保不了他一世。于是便暗地里投靠了汉王朱高煦,将来朱高煦能够登基他就有了拥立之功,即使不能像现在这样呼风唤雨,至少能保住自己一条小命。
既然打定这样的主意,在朱棣面前,这纪纲不单单会帮着剪除建文遗臣,还会时不时地将朱高炽的一些行为报告给朱高煦,甚至直接报告给朱棣。朱棣处罚太子虽然有很大部分是因为其他原因,但是纪纲在一旁的煽风点火是绝对不能小视的。
不过虽然朱棣此时正在北伐,但这南京城里也并不就此太平无事的,就在岳麟禹回来不久,有一个人也来到了南京。
与胡濙长年在外相比,更惨的是那位当年的内阁首辅,现在的交趾布政使参议解缙。他被贬谪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南京,这次也正好与胡濙前后脚来到南京,他本来因为一些事要向朱棣奏报,原本他以为可以因为再见到朱棣而东山再起,可是好巧不巧来到南京之后并没有机会见到朱棣。
正当他要离开的时候,也不知为何去见了一下仍在南京的朱高炽。而这件事早已经被在南京城里布下天罗地网的纪纲所探知,他大喜过望,便准备将此事报告给朱高煦……
这些事情对于岳麟禹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正在纪纲准备告解缙恶状的时候朱棣的诏书也到了,他让朱高炽组织一支使团:命胡濙为正使,岳麟禹为副使出使日本。
原来刘江歼灭倭寇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日本,足利义满当即便写了一封信给朱棣,一来恭喜明朝剿灭这支最大的倭寇,二来又带来了一批日本的货物进贡给朱棣,三来又一次提出要求封贡互市的要求。
朱棣此前之所以让胡濙和岳麟禹回南京待命为的就是在等待足利义满的这封信,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派出了这支使团。
朱棣的这份诏旨却让岳麟禹有些意外:胡濙是礼部左侍郎,奉旨出使他国也不算意外。可是让他这样的武官出任副使却是意料之外的事。不过朱棣做事一向出人意料。毕竟能让郑和,王景弘等这样的内监官担任出使西洋的重任,这在以前也是很罕见的。让武官出任副使并不是什么太过奇怪的事。
但话说回来,作为皇上,朱棣做事一定有其原因的。林菁霜听到这份诏旨之后沉思了好半天才道:“据我猜测,皇上让你作为副使是有意为之。你之前曾经对皇上说起过你在日本的事吧。这样派你这样曾经被足利义满所通缉的人去做副使,也是为了提醒足利义满,大明是日本的宗主国,他可以派任何人去出使日本,即使此人是日本的最大的罪人。”
当然给岳麟禹以副使身份,不但能震慑足利义满,而且这种衣锦还乡式的出使也是给足岳麟禹的面子,足够让岳麟禹感激涕零了。而朱棣给他的恩泽还远未至此,很快胡濙便告诉他另一个消息:朱棣曾经给他一份密诏中说,使团其他人员由礼部议定,而岳麟禹可以自择两人作为扈从一起随行。
朱棣的意思虽然没有明说,但其中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确。按照常理作为使者出使这种国之重事是不可能带着女眷同行的,而朱棣这样的默许简直让人想都不敢想。岳麟禹于是连夜写了一份谢恩的奏疏递交到朱棣的北伐的行在。
又过了几天胡濙也收到了朱棣的诏书:由于辽东的事宜已经了结,原本应该继续之前的巡访工作,不过在此之前朱棣让他先回一下南京,他会在那里给予胡濙一道新的诏命。
朱棣的诏书里没有具体说什么事,胡濙自然也不好问。反正回南京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回家了,胡濙当然最为高兴,几乎是第三天便准备启程,刘江还派了一支小队护送他们走出辽东。
胡濙一路上都在赞叹岳麟禹的功绩:“岳贤弟,以前就听勉仁说起过你的军功,但是没有亲眼见到总是有些不信,这次算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像贤弟这般本事,皇上原应该让你从军北伐的,而今却只能跟随愚兄四处巡查。”
岳麟禹看了看双姝,笑道:“源洁兄何必这样,同样是为了皇上办事,何必对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而且现在我也算是官复原职了,这就应该知足了。”
胡濙叹道:“还是岳贤弟豁达啊。有时候连我都自愧不如。”过了一会儿他又问向林菁霜道:“林姑娘,以你对皇上的了解,这次皇上让我们回南京是为了什么?”
突然被这么问,林菁霜先是一愣,随后才微笑道:“胡大哥你又说笑了,小妹又不是皇上的贴身近侍,也不是内阁学士,怎么会知道皇上的想法。不过无论如何,皇上让源洁兄回南京岂不是好事。”
胡濙欣慰地点点头道:“也是啊,岳贤弟你也终于可以回家看看了,你大概已经三年多没回过家了吧。”
岳麟禹回头深情地看了看双姝笑道:“回不回家也无所谓,反正我的亲人都在身边,其实去哪里都一样。”也恰在此时双姝也听到胡濙这么问,也正好望向了岳麟禹。
虽是这般说,当四人看到南京城墙的时候,岳麟禹和双姝还是激动了一番。胡濙刚进城门之后便立即和岳麟禹辞别一溜烟地朝自己的家跑去。岳麟禹当然也只是微微一笑向他拜别,三人肩并肩地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迎面便有两人赶过来迎接他们。
府邸的这些家丁仍然是以前夏绫妍留在这里的手下。这三年岳麟禹三人虽然一直在外,这岳府却被这些家丁打理的井井有条。
当初朱棣虽然没有满足纪纲继续追究岳麟禹的请求,不过这纪纲毕竟不是什么善茬,即使遭遇了挫折依然不屈不挠,曾经派了几拨暗探准备潜入岳府搜集证据。不过尝试了好几次依然没有任何进展,于是明面上朱棣没有追究,暗地里又没法栽赃陷害,长此以往也只能作罢。
说到纪纲,这几年来纪纲替朱棣将那些建文朝的遗臣都处理了差不多了,其手段之惨烈令人发指。那些官员鉴于朱棣正宠幸此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不过纪纲后来也渐渐知道自己这般做法迟早要引起公愤,朱棣能保他一时却保不了他一世。于是便暗地里投靠了汉王朱高煦,将来朱高煦能够登基他就有了拥立之功,即使不能像现在这样呼风唤雨,至少能保住自己一条小命。
既然打定这样的主意,在朱棣面前,这纪纲不单单会帮着剪除建文遗臣,还会时不时地将朱高炽的一些行为报告给朱高煦,甚至直接报告给朱棣。朱棣处罚太子虽然有很大部分是因为其他原因,但是纪纲在一旁的煽风点火是绝对不能小视的。
不过虽然朱棣此时正在北伐,但这南京城里也并不就此太平无事的,就在岳麟禹回来不久,有一个人也来到了南京。
与胡濙长年在外相比,更惨的是那位当年的内阁首辅,现在的交趾布政使参议解缙。他被贬谪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南京,这次也正好与胡濙前后脚来到南京,他本来因为一些事要向朱棣奏报,原本他以为可以因为再见到朱棣而东山再起,可是好巧不巧来到南京之后并没有机会见到朱棣。
正当他要离开的时候,也不知为何去见了一下仍在南京的朱高炽。而这件事早已经被在南京城里布下天罗地网的纪纲所探知,他大喜过望,便准备将此事报告给朱高煦……
这些事情对于岳麟禹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正在纪纲准备告解缙恶状的时候朱棣的诏书也到了,他让朱高炽组织一支使团:命胡濙为正使,岳麟禹为副使出使日本。
原来刘江歼灭倭寇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日本,足利义满当即便写了一封信给朱棣,一来恭喜明朝剿灭这支最大的倭寇,二来又带来了一批日本的货物进贡给朱棣,三来又一次提出要求封贡互市的要求。
朱棣此前之所以让胡濙和岳麟禹回南京待命为的就是在等待足利义满的这封信,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派出了这支使团。
朱棣的这份诏旨却让岳麟禹有些意外:胡濙是礼部左侍郎,奉旨出使他国也不算意外。可是让他这样的武官出任副使却是意料之外的事。不过朱棣做事一向出人意料。毕竟能让郑和,王景弘等这样的内监官担任出使西洋的重任,这在以前也是很罕见的。让武官出任副使并不是什么太过奇怪的事。
但话说回来,作为皇上,朱棣做事一定有其原因的。林菁霜听到这份诏旨之后沉思了好半天才道:“据我猜测,皇上让你作为副使是有意为之。你之前曾经对皇上说起过你在日本的事吧。这样派你这样曾经被足利义满所通缉的人去做副使,也是为了提醒足利义满,大明是日本的宗主国,他可以派任何人去出使日本,即使此人是日本的最大的罪人。”
当然给岳麟禹以副使身份,不但能震慑足利义满,而且这种衣锦还乡式的出使也是给足岳麟禹的面子,足够让岳麟禹感激涕零了。而朱棣给他的恩泽还远未至此,很快胡濙便告诉他另一个消息:朱棣曾经给他一份密诏中说,使团其他人员由礼部议定,而岳麟禹可以自择两人作为扈从一起随行。
朱棣的意思虽然没有明说,但其中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确。按照常理作为使者出使这种国之重事是不可能带着女眷同行的,而朱棣这样的默许简直让人想都不敢想。岳麟禹于是连夜写了一份谢恩的奏疏递交到朱棣的北伐的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