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着,俞善指着那三间砖瓦房道:“这里是你们值夜时住的地方,牛场早晚都离不得人,正好你们有三个人,可以排一下班,每天夜里都要留两个人值守,以备不时之需。”
还要值夜啊?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
俞善笑了笑说:“这样算下来,刚好每人每个月值二十天的夜班,放心,我会另付值夜费,一晚二十文。其余时间你们可以和家人一起,住在山脚下庄子里。”
值夜有钱收?山脚下还有住处?
来时他们倒是看见南面的山脚下有个小村落似的地方,还以为是村里的房子,难不成也是给他们的住处?
不怪他们把小镜庄当成一个小村落,实在是因为如今的小镜庄今非昔比了。
不说溪边的磨坊和碾房,光制作米粉的作坊跟专门晾晒米粉的屋子就建了两排,人来人往的一派欣欣向荣。
小镜庄的人这小半年跟着俞善不少赚钱,不光是月钱,再加上去年年底那人人都有份的五两银子的分红,细算下来着实攒了些钱。
于是前些时日盖完牛场,泥瓦匠又接下了给小镜庄众人盖房的活计,因为要盖的房子多,工期紧,他还特意找来了几个自己的同行一起赶工。
之前俞善把小镜庄的别院借给杨庄头他们暂住,这几天人们才陆陆续续的搬回属于自己的新家。
最近小镜庄的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走起路简直虎虎生风——真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他们这些卖身为奴的庄奴,有朝一日还能住上气派的青砖大瓦房。
现在的小镜庄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原本低矮潮湿的泥屋全都推翻了重盖,邓家和杨家各起了一个大院子。
这两家的人口都不多,又彼此换了亲,关系紧密,亲如一家,因此两个新院子也紧挨着建在一起。
他们商量好了,都先用青砖盖成一字排开的三间大屋当成主屋,眼下够住就行。两旁厢房的位置留着先不盖,等以后手头有了更多的钱,再慢慢地全都用青砖盖起来。
见识过牛舍用三合土铺地的好处,小镜庄所有新屋的地面都是用三合土夯实而成,又干净又齐整,还容易收拾,最重要的是,这可比用青砖或是条石铺地便宜多了。
俞善有先见之明,早就预料到以后牛场还要雇工,得给人提供一个长久的住处。因此,她让泥瓦匠盖出一模一样的连排房屋,前面还带着院子。
这种连排屋已经盖好一排了,总共有六间;像高老头和高窈娘这祖孙俩,就可以分到其中两间,用篱笆隔墙跟其他屋子隔开,再单独盖出柴房和灶间,就可以不受打扰的清静住下了。
至于茅房,俞善统一让人盖在连排屋的下风口,分男女两厕;水井则是打了一口公用的,平时吃水担水倒也方便。
后面的连排屋还在慢慢的盖,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人入住。远远望去,这俨然已经是一个崭新的小小村落了。
“要是大家觉得没问题,我下晌就让人来盖灶间和柴房,再扎上篱笆隔墙,一两天功夫就得了。”俞善向来不吝于对自已人大方:
“汤经纪和刘经纪现在也能一人分上两间暂时住着,等后面那排新屋盖起来,大家再搬过去也行,还能多分两间屋子,住得宽敞些。”
汤经纪名良才,家中有一双跟高窈娘年纪差不多大的儿女。他站在连排屋前面,看看整洁宽敞的崭新房屋,又看看杨庄头家的孩子们已经围过来,笑嘻嘻地请高窈娘一同去玩耍,不由意动。
汤良才忍不住在心里算了一笔细帐:一家人若是搬过来住得比在县城还宽敞;县城的房子租出去,每个月少说也能再赚个几百文。
左右汤娘子在县城也就是帮人浆洗缝补,人累得不轻,只能赚点儿零花,有这租房子的几百文贴补,家里的进项不减反增,娘子整日忙忙碌碌的,如今也总算能歇上一歇。
念头转动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汤良才连声应承下来,对着俞善作揖道:“谢过东家,小的这就回去跟家人商量搬家事宜,很快就可以上工了。”
还要值夜啊?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
俞善笑了笑说:“这样算下来,刚好每人每个月值二十天的夜班,放心,我会另付值夜费,一晚二十文。其余时间你们可以和家人一起,住在山脚下庄子里。”
值夜有钱收?山脚下还有住处?
来时他们倒是看见南面的山脚下有个小村落似的地方,还以为是村里的房子,难不成也是给他们的住处?
不怪他们把小镜庄当成一个小村落,实在是因为如今的小镜庄今非昔比了。
不说溪边的磨坊和碾房,光制作米粉的作坊跟专门晾晒米粉的屋子就建了两排,人来人往的一派欣欣向荣。
小镜庄的人这小半年跟着俞善不少赚钱,不光是月钱,再加上去年年底那人人都有份的五两银子的分红,细算下来着实攒了些钱。
于是前些时日盖完牛场,泥瓦匠又接下了给小镜庄众人盖房的活计,因为要盖的房子多,工期紧,他还特意找来了几个自己的同行一起赶工。
之前俞善把小镜庄的别院借给杨庄头他们暂住,这几天人们才陆陆续续的搬回属于自己的新家。
最近小镜庄的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走起路简直虎虎生风——真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他们这些卖身为奴的庄奴,有朝一日还能住上气派的青砖大瓦房。
现在的小镜庄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原本低矮潮湿的泥屋全都推翻了重盖,邓家和杨家各起了一个大院子。
这两家的人口都不多,又彼此换了亲,关系紧密,亲如一家,因此两个新院子也紧挨着建在一起。
他们商量好了,都先用青砖盖成一字排开的三间大屋当成主屋,眼下够住就行。两旁厢房的位置留着先不盖,等以后手头有了更多的钱,再慢慢地全都用青砖盖起来。
见识过牛舍用三合土铺地的好处,小镜庄所有新屋的地面都是用三合土夯实而成,又干净又齐整,还容易收拾,最重要的是,这可比用青砖或是条石铺地便宜多了。
俞善有先见之明,早就预料到以后牛场还要雇工,得给人提供一个长久的住处。因此,她让泥瓦匠盖出一模一样的连排房屋,前面还带着院子。
这种连排屋已经盖好一排了,总共有六间;像高老头和高窈娘这祖孙俩,就可以分到其中两间,用篱笆隔墙跟其他屋子隔开,再单独盖出柴房和灶间,就可以不受打扰的清静住下了。
至于茅房,俞善统一让人盖在连排屋的下风口,分男女两厕;水井则是打了一口公用的,平时吃水担水倒也方便。
后面的连排屋还在慢慢的盖,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人入住。远远望去,这俨然已经是一个崭新的小小村落了。
“要是大家觉得没问题,我下晌就让人来盖灶间和柴房,再扎上篱笆隔墙,一两天功夫就得了。”俞善向来不吝于对自已人大方:
“汤经纪和刘经纪现在也能一人分上两间暂时住着,等后面那排新屋盖起来,大家再搬过去也行,还能多分两间屋子,住得宽敞些。”
汤经纪名良才,家中有一双跟高窈娘年纪差不多大的儿女。他站在连排屋前面,看看整洁宽敞的崭新房屋,又看看杨庄头家的孩子们已经围过来,笑嘻嘻地请高窈娘一同去玩耍,不由意动。
汤良才忍不住在心里算了一笔细帐:一家人若是搬过来住得比在县城还宽敞;县城的房子租出去,每个月少说也能再赚个几百文。
左右汤娘子在县城也就是帮人浆洗缝补,人累得不轻,只能赚点儿零花,有这租房子的几百文贴补,家里的进项不减反增,娘子整日忙忙碌碌的,如今也总算能歇上一歇。
念头转动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汤良才连声应承下来,对着俞善作揖道:“谢过东家,小的这就回去跟家人商量搬家事宜,很快就可以上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