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牝鸡司晨

    荣世祯说道:“太皇太后必定十分想念昭王了。昭王就歇在楼上暖阁里,老公公请来。”当下萧、荣引着马太监到得昭王屋中,高应麟这时候又睡下了,马太监看他病容憔悴,不由得吃了一惊,忙出来低声道:“昭王殿下的书信里,可没说病得这么重啊。”

    荣世祯叹道:“想是出了江南,车马颠簸、风霜辛苦所致。定北王已写信请了宫里太医,恰好和公公两程错开了。”

    马太监点点头,沉吟道:“老奴此来,本来还要传皇上的口谕:‘南北二藩都是大恒朝的肱股之臣,如今京中朝政繁冗,请国丈和平南王护送昭王,速速赶至京城,助朕整顿国事’。”

    荣世祯说道:“关中战事尚无定局,云南也不能久无主事,我和定北王也自焦心,但如今昭王病重,我们就是想速速赶至京城,也不得啊。”

    马太监想了想,说道:“然则平南王和定北王可先行一步。老奴和这一干执事人等,便留在八江镇近身伺候昭王,等到太医赶到,昭王把身子调养好了,再缓缓动身。”

    荣世祯与萧在雍对视一眼,心道:“眼下也无他法了。”

    荣世祯便道:“有老公公照顾昭王就更妥帖了。如此,我和定北王明日便先行上路。”萧在雍则请马太监下楼喝茶休息,马太监连声称不敢僭越,当即传了一干小太监,众宫人密密守在昭王屋内,凡昭王的饮食汤药都由他们经手整治,再不劳旁人插手。

    萧、荣退了出来,到得萧在雍屋里坐下,荣世祯与萧在雍商议道:“皇上为什么急着传你我入京?你可听到了什么风声?”

    萧在雍反问道:“平南王以为是什么缘故?”

    荣世祯瞅了他一眼,说道:“你不愿意说就算,我回我屋打点行李去了。”

    萧在雍笑了笑,伸右手拉住荣世祯的右手,说道:“如何不高兴了?”

    荣世祯哼了一声,说道:“昭王病得恁样,人家自没好气呢。你还来施展你那云手画圈本领。”

    萧在雍左手又伸过来攀住了荣世祯的肩膀,荣世祯陷入他温暖的怀抱,闻到他身上熟悉的气息,又听萧在雍在他耳边温言道:“你心里怎么想的?对我说说。”

    荣世祯方道:“当初太皇太后命我去江南寻找昭王,叫我打着入京面圣的幌子,如今皇上传我入京,想是要我尽快述职,大家走个过场,我好趁早脱身回云南去。但陛下急传你这顾命大臣……难道是前线战事骤紧?”

    萧在雍摇头道:“前线但有一点风吹草动,自然是先传到我这里,再传到皇帝耳朵里。”

    荣世祯说道:“那么是京城有变?”

    萧在雍嗯了一声,说道:“我听说,自打十一月沧海关大战以来,小皇帝龙体愈发虚弱,一应朝政机要,明面上说是内阁大学士共同参详,实则是太皇太后总揽处分,那几位大学士,也都是听从内宫之命。”

    荣世祯吃了一惊,说道:“竟有这事?我朝从无后宫主政的先例啊。”略作沉吟,又道:“不过,你这顾命大臣总也不在京中,昭王那时也报了大丧,高氏宗亲又散落各地,朝中实是无人主事,太皇太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却不知娘娘处分得如何?”

    萧在雍不置可否,说道:“太皇太后代管内阁,原本只是权宜之计,不过半个多月,小皇帝身子略好了,便又强撑着亲自批阅内阁票拟,太皇太后便立即放手了。其间并无任何纰漏,宫外本来没什么人知道这一节。”

    荣世祯心道:“小皇帝很有明君之范。”微笑道:“国丈爷又不是寻常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别人都不知道,你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了。”

    萧在雍微微一笑,说道:“昭王‘大丧’之时,朝廷为保各地政务平稳,不曾传唤各地藩王、官员、将领入京治丧,但到了年下,总免不了上京述职的惯例,各地有封号的高氏宗亲、品级高的封疆大吏,仍是陆陆续续聚到了京城。

    “人一多,口舌也多了。太皇太后曾代管内阁之事,不知怎么就传出去了,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颇有添油加醋者,说什么‘太皇太后并未归权,眼下仍是她暗地里牝鸡司晨,而小皇帝在前朝,就如同提线木偶般听她号令’;更有甚者,还说‘小皇帝一直就是太皇太后的傀儡,登基这一年多来,神器大权一步步为太皇太后所窃,以至江山沦丧,妖氛四起’。

    “短短半月,京中物议沸腾,高氏宗亲、各地大臣对太皇太后多有不满。太皇太后待要出面反驳,但又不能直认前番插手内阁之事,端的是有口难辩。”

    荣世祯脸色一沉,说道:“江山沦丧怎么能怪太皇太后?又不是她撺掇伪帝造反的。我看大伙儿也是这几年憋屈得狠了,伪帝一党已经伏诛,火狮子又是鞭长莫及,左右找不到个靶子,便逮住太皇太后大做文章,以泄怨怼屈愤之情。若是昭王在京中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