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军完成了高峡出平湖这项壮举,然后大军出了西陵峡,正好附近是一片比较平缓的山地,就在此地露营,度过一夜,准备明天早晨,转头向北,奔赴两河战场。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比较平坦的地区,似乎很适合人居住,或者作为耕种或者经营制造、运输什么的场地,却没有人居住,也没有任何经营。

    坡地的两端各有一座高山,据说一个名为野牛岭,另外一个叫做灵豹峰,听说常有牛、豹之属在此出没。

    大家也不去管它,反正住过一夜,明天就要开拔。

    麦轲和萧朝贵、虫洞、杨威等人一起碰了一个头,确定了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建立无山脉和南北两个山脉的联系。

    就是这个巫山山脉,正好在中国辽阔幅员的中部,往南去,与雪峰山脉遥相呼应;向北,则透过铜柏山、伏牛山,与太行山构成统一战线。

    南面的雪峰山,已经处于天军的掌握之中,巫山与之联系水到渠成,因此,麦轲决定立刻在二条山脉之间连同三合一枢纽工程,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一往无前,一如既往。

    往北,则穿过鄂西山地,与伏牛山连通,等待时机,跃进太行山。

    第二件事,<在西陵峡出口,建立一处永久性营地,派驻足够的天军在这里驻守。

    主要作用就是保护三峡工程的出口。

    同时,也限制从这里进入长江三峡。

    但是,由于这个驻军营地是目前天军和满清交锋的最前线,因此不是简单的防守。

    这个驻军力量,要能够抵抗清军大规模进攻,因为这个三峡从此以后。必然成为中国腹地连接大西南的关键要津,清军中的有识之士,必将不惜代价地予以争夺。

    因此,麦轲估计,这里至少要安置五万精锐。

    不过,这才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更有意义、更重要的还有进攻一面。

    天军到了这里,并不是在这里建立一条防线,而是建立一个进攻的桥头堡,是进入长江中下游的跳板!

    虽然当前的战略安排事先进行两河决战,争夺长江流域的战斗不会等待时间太长。

    实际上在麦轲的心中,两江决战已经开始酝酿,战场就是江南江北整个地区。

    故此,这里的营地建设,力量的配置。战斗的准备,就必须一石二鸟。

    除了防守长江三峡,还要准备出击,为将来的两江决战服务。

    别的暂时先放放,军队的配置必须与此需要吻合。

    麦轲决定,这里的军队数量定为十万;其结构是所有水师、部舰只,外加五万精锐陆战队员。

    这样,能够从这里转头向北进发。进入两河战场的就只有十万军队了。

    不过,麦轲、萧朝贵等人也不着急。他们还有另一个来源,从雪山下来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