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枉凝眉》,还难说比《梅花三弄》高明,无论曲和词都难以分出高下。
    可是,前者优美的旋律,不拘一格的节奏,白话一般的歌词,朱由榔浑厚的嗓音,颇具感情的演唱手法,尤其尾音的颤抖,让洁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听觉冲击。
    “啊,歌也能这样唱?世上还有这样的曲子?”
    朱由榔在选择歌曲时,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选了这首《枉凝眉》。他的本意是打击一下洁衣的骄傲,并不想弄出太大的动静。在当下,人们大概都已经习惯了古曲那种刻板和沉闷,很容易对颇具现代气息的歌曲产生抵触情绪。
    否则,他唱上一首崔健的《信天游》看看,洁衣若是不认为他疯了才怪呢。
    ……
    内阁大臣们发现最近皇上变了!
    第一个变化,是年龄最大、头发最白的糟老头子钱谦益越来越受重视,几乎他的所有意见皇上都会采纳。
    别人奏事时,还时不时地被训斥几句,钱谦益奏事,皇上都是和言悦色,即使不同意,也是商量着办的口气,绝不会训斥。
    似乎钱谦益这个闲差的顾问,比吴炳这个实职的内阁首辅还要吃香。
    这种变化,钱谦益自是非常高兴,而大臣却是难以理解,不免心里犯嘀咕:“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呢?要换首辅吗?”
    第二种变化,皇上似乎对女人产生了兴趣,有怠政的倾向。
    东侧花园经常传出琴声和女人的歌声,无论当时大臣们奏的事是何等重要,每次皇上都会侧耳细听,脸上带着男人都懂的那种笑,甚至有时候手上还打节拍。
    对于这两种变化,顾炎武、陈子壮是心中明白,钱谦益是满心欢喜不动声色,吴炳、瞿式耜、吕大器、陈邦彦、杨乔然、黄宗羲等人则是心急如焚。
    ……
    这日,开完“黎明会”,内阁大臣们回到内阁。
    除了当值的吴炳、陈邦彦,其他大学士都要回各部去处理日常部务。
    瞿式耜叫住大家,做了个团揖,道:“诸位大人,瞿某有句话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能否听瞿某把知说完?”
    大家都聪明人,一看瞿式耜脸上的严肃的表情,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吴炳一摆手,道:“起田,先别忙,让杂役们先退出去再说。”
    “吴大人,瞿某所说的话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无须避人。”瞿式耜正气凛然地说道。
    “哎呀,起田哪,你总是这么刻板。于己何益,于事何益?于国何益?遇事要想办法,不能凭一腔热血。来人,杂役都退出去!”吴炳劝道,最后还是将杂役给撵了出去。
    “诸位大人,你们也都看到了,皇上偏听偏信,远贤臣、亲小人,且有耽于美色荒废政务的趋势。清兵大兵压境,江西局势危如累卵,当此时也,吾等不可坐视不谏。诸位大人,瞿某昨夜修了一本,请传看一下,如无异议,请在本后署名。”瞿式耜说完,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折,递给吴炳。
    吴炳接过来一看,题目是《亲贤臣远小人疏》。
    “臣闻自古以来,亲贤臣,远小人,国运昌盛也;亲小人,远贤臣,则祸乱不远。今敌寇犯境,百业待兴,陛下正应纳谏忠言,远离小人,振奋朝纲,缘何亲信小人远离贤臣?此取祸之道也。……”
    可是,前者优美的旋律,不拘一格的节奏,白话一般的歌词,朱由榔浑厚的嗓音,颇具感情的演唱手法,尤其尾音的颤抖,让洁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听觉冲击。
    “啊,歌也能这样唱?世上还有这样的曲子?”
    朱由榔在选择歌曲时,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选了这首《枉凝眉》。他的本意是打击一下洁衣的骄傲,并不想弄出太大的动静。在当下,人们大概都已经习惯了古曲那种刻板和沉闷,很容易对颇具现代气息的歌曲产生抵触情绪。
    否则,他唱上一首崔健的《信天游》看看,洁衣若是不认为他疯了才怪呢。
    ……
    内阁大臣们发现最近皇上变了!
    第一个变化,是年龄最大、头发最白的糟老头子钱谦益越来越受重视,几乎他的所有意见皇上都会采纳。
    别人奏事时,还时不时地被训斥几句,钱谦益奏事,皇上都是和言悦色,即使不同意,也是商量着办的口气,绝不会训斥。
    似乎钱谦益这个闲差的顾问,比吴炳这个实职的内阁首辅还要吃香。
    这种变化,钱谦益自是非常高兴,而大臣却是难以理解,不免心里犯嘀咕:“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呢?要换首辅吗?”
    第二种变化,皇上似乎对女人产生了兴趣,有怠政的倾向。
    东侧花园经常传出琴声和女人的歌声,无论当时大臣们奏的事是何等重要,每次皇上都会侧耳细听,脸上带着男人都懂的那种笑,甚至有时候手上还打节拍。
    对于这两种变化,顾炎武、陈子壮是心中明白,钱谦益是满心欢喜不动声色,吴炳、瞿式耜、吕大器、陈邦彦、杨乔然、黄宗羲等人则是心急如焚。
    ……
    这日,开完“黎明会”,内阁大臣们回到内阁。
    除了当值的吴炳、陈邦彦,其他大学士都要回各部去处理日常部务。
    瞿式耜叫住大家,做了个团揖,道:“诸位大人,瞿某有句话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能否听瞿某把知说完?”
    大家都聪明人,一看瞿式耜脸上的严肃的表情,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吴炳一摆手,道:“起田,先别忙,让杂役们先退出去再说。”
    “吴大人,瞿某所说的话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无须避人。”瞿式耜正气凛然地说道。
    “哎呀,起田哪,你总是这么刻板。于己何益,于事何益?于国何益?遇事要想办法,不能凭一腔热血。来人,杂役都退出去!”吴炳劝道,最后还是将杂役给撵了出去。
    “诸位大人,你们也都看到了,皇上偏听偏信,远贤臣、亲小人,且有耽于美色荒废政务的趋势。清兵大兵压境,江西局势危如累卵,当此时也,吾等不可坐视不谏。诸位大人,瞿某昨夜修了一本,请传看一下,如无异议,请在本后署名。”瞿式耜说完,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折,递给吴炳。
    吴炳接过来一看,题目是《亲贤臣远小人疏》。
    “臣闻自古以来,亲贤臣,远小人,国运昌盛也;亲小人,远贤臣,则祸乱不远。今敌寇犯境,百业待兴,陛下正应纳谏忠言,远离小人,振奋朝纲,缘何亲信小人远离贤臣?此取祸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