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第二个家也不为过,但他同样也知道,不管是朝廷还是皇帝都不可能让他一直待在宣州不走。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宣州变化太大了,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百姓视他为再生父母,各地官员唯他命是从。

      要是再不走,简直就是国中之国了。

      从三年前开始,朝廷已经派遣五千玄甲军进驻当涂铁城。

      铁城,就是尉迟宝琳督造的炼铁作坊所在,去年还去过一次,而这已经是扩建过一次之后的铁城了。

      此时的铁城周长三十里,驻军五千,都是大唐最精锐的玄甲军,加上数千府军,足足万人军队,可见朝廷对此地的重视。

      并且铁城驻军三年一换,绝不让同一批驻军长期驻留此地。

    谷杄</span>  赋税,去年上缴税收三百万贯,而这已经是贞观初年大唐一年的税收了。

      随着宣州经济腾飞,各地闻这商机的商贾云集此地,就算不着到此地,也会留下驻地。

      这导致宣州人口大增,据统计,相比初来之时,现在的宣州人口已是翻了三倍有余,近一百二十万人口,足足是其他州的数倍。

      在充足的人口下,加上合适的政策,高效且廉洁的官员,彻底让宣州飞起,挡都挡不住。

      上月圣旨到来,命他交接政务后立即回京,不得拖延。

      但为了和新来的宣州刺史交接清楚,他硬生生耽搁了半月时间,这让前来宣旨的陈寿着急不已,不止一次前来催促。

      而新来的刺史也是熟人。

      马周,这个朝堂的新贵,再次和司农司一般接了姬松的班。

      “事情已经交接清楚,你不去公干跑着来干嘛?”

      看着早已在台阶下等待的马周,姬松面无表情道。

      “侯爷所为,大功与大唐,大功与百姓,马周不敢不来,也不得不来,更是惶恐下,一以求心安罢了!”

      马周心里确实惶恐,当初和陛下的奏对此时已经基本完成,关中,陇西,蜀中,江南道等地已经彻底布局完成。

      这些年他东奔西走,就是为了彻底实现眼前这个人当初的设想。

      但想到他这些年的刁难,在看看眼前之人,说不嫉妒是假的。

      但等他彻底了解宣州诸事之后,心里那点嫉妒早已消失不见。相比侯爷,自己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而侯爷却是开拓者,想到府库的物资钱财粮食满库满仓,每年给朝廷上缴的税收,还有宣州百姓得富足。

      政通人和,廉政高效,百姓富足,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等等,将所有的赞美都加在宣州上头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