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光大概知道克里斯为什么这么说,“克里斯,即便没人做过,我们也能做。

    你要明白,我和华国航天局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光甲航天完全是按照我的个人意志在运作,它不用对任何人负责。

    所以,我们不需要做一些可行性的论证,你说的再激进,没有任何机构做过,我也会和你讨论可行性。

    只要理论上可行,并且它确实有着独特优势,哪怕中间有再多技术难点要克服,我都会想办法。

    我们是商业机构,追求的是效果,而不是稳定。”

    陈元光担心克里斯以为光甲航天和SpaceX一样,和本国的航天机构有着极深的关系。

    作为资深业内人士,克里斯对华国航天的行事风格很清楚,一個字:稳。

    陈元光以为对方基于这样的逻辑,所以要先找一些案例来增加他所说方案的可靠性。

    克里斯点头:“我明白了,也对,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在可回收火箭上追上SpaceX的企业,激进才应该是本色。

    我们回到刚刚的话题,我们增加的3D打印模块,它的目的是打印模块之间的连接结构。

    前面不是说了,我们要设计高度标准化的模块么,这些模块之间就像积木一样,通过一些连接件来完成连接。

    而这些连接件就可以由空间站上的3D打印设备自行生产。

    更久的未来空间站的扩建都可以直接由空间站自身来完成。

    我还想提一点,短时间内小行星采矿的难度太大,我们可以先从月球采矿开始,月球上不仅仅有氦3,上面还有大量的月球岩石,这些岩石可以用来做混凝土的原料。

    而我们的空间站结构部件完全可以采用混凝土来搭建。”

    陈元光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因为刚刚才和克里斯说过再激进的方案他都能兜得住,他又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

    但混凝土作为空间站零部件的方案还是有点过于超出陈元光的认知。

    因为在过去认知里,空间站的组件要越轻越好,所以国际空间站也好,华国空间站也好,铝合金成为了唯一的选项。

    未来的话钛金属以及一些其他金属复合材料成为备选项,一些特殊结构的塑料也有可能。

    但混凝土多少超纲了。

    “混凝土?我还是不太理解具体的方案,麻烦说的详细一些。”

    克里斯点头:“我知道这样的方案对第一次听说的人来说非常冲击。

    实际上它却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混凝土其实是非常合适的材料。

    我们使用当前的混凝土技术,通过适当的配合比设计可以轻松获得6000psi的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