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患者的厌食之症早已达到一年之久,他的气血匮乏,故而会出现身体乏力四肢冰冷,心悸失眠等诸症同时涌现。”“辩证患者属肝脾不调,胃失和降,想要治疗的话,应当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说到这里,淦斌特意朝着丛德辉笑了笑,继续念道:“《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里有记载,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六十八难》里也有记载,合主逆气而泄。”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采用平补平泻之法,中气法,再辅以足三里穴、期门穴、阳陵泉穴、内关穴还有膻中穴即可。”

    “此平补平泻法,一天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三天,可能需要两三个月左右患者便可痊愈。”

    说到疗效的时候,淦斌稍微斟酌了片刻,给出了一个较为保守的时间。

    所谓的平补平泻之法,是中医针灸里的单式手法;

    在进针得气以后需要均匀地提(防止和谐)插,再捻转后方可出针。

    这种平补平泻的针刺之法,在手法上较为柔和,针刺深透有力,均匀协调容易引导紊乱之气而促谷气至邪气去的效果。

    而中气法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冀州著名针灸学家刘峙南家传针灸处方之一;

    因为此针法不见于针灸文献里,也没有什么文字记载,多由刘老的徒弟传承下来。

    中气法的操作较为复杂,但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单用于治疗脾胃疾患效若桴鼓,其他多种急慢性疾患,均可采用以中气法的腧穴为君穴结合辨证来治疗。

    所谓的中气即中焦脾土之气。

    脾为后天之本,主中央而运四方,化生气血精微而奉养全身。若中土失调,则失其斡旋运化之用,正气已衰,百病乃因之而起。

    中气法在取穴位方面,皆在中焦,其主要作用为调和中土,以交通心、肺、肝、肾,寓消于补,有扶正祛邪之功,故谓之中气法。

    脾胃调和,自然水升火降心肾交泰,生机旺盛,正气充沛,而病邪自去;

    中气法不单用于治疗脾胃疾患效若桴鼓,用之治疗其他多种急慢性疾患,也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汤启山一直都在边上观看程旭如何给患者诊断治疗;

    这会儿听到淦斌给出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欣慰地拍了拍手掌笑道:“淦家小子,你这些年有所长进啊!~”

    “总算是没给你们淦家丢脸!~”

    眼看着自己提出来的治疗方案,居然得到了中医泰斗汤启山的肯定,淦斌很是开心地拱手笑道:“汤老,谬赞了!~”

    要知道汤启山作为中江省中医泰斗,辈分是极高的,门下的徒子徒孙们众多;

    而淦斌的父亲曾经与汤启山是同事关系;

    所以这么算起来,淦斌就属于是汤启山的晚辈了!~

    哪怕淦斌如今在省城也算是一位名医,此次更是同省卫生厅专家调研组过来,担当中医专家,在汤启山的面前,淦斌依然是个小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