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明颇听说过一些杨守礼的事迹,原先洛阳兵只是富贵兵不能打,但名声不像现在迎风臭三里,其中杨守礼功不可没!

    也只有这位皇亲国戚亲自出马,才能让河东世家忌惮万分。

    换言之吴越出征,是给他远房堂外甥擦屁股收拾烂摊子。

    这种时候,杨家人还敢跳出来,果真是不要脸啊!

    范成明将背后的祸头子挑出来,一时帅帐内同仇敌忾,他们落到如今的尴尬地步,究竟因谁而起。

    世受国恩,不思报效国家,反而兴风作浪。

    陈彦方捧上一张托盘,送到两人面前,上面放着三份奏折。

    吴越:“你们看看吧,这是我拟定的奏折,没有异议,吃完夕食抄写一份,明日一早递送入京。”

    这是什么神仙领导,不仅找好代笔,还记得他们没吃饭。

    自己上传的文书肯定要负责任,段晓棠哪怕“文盲”也得认真看。

    吴越辩驳的主旨只有一条,“地方疲敝,无以供粮,或为暴乱,杀俘省粮”。

    绝口不提惩恶扬善,成年人不说是非,只谈利益。

    没粮,养不起;没人,管不了。不如杀掉了事。

    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若非深知吴越为人,非得以为是个暴戾性子。

    实则这是最简单的破局办法,在军中待过的人都知道,一场战事的成败,关键在于粮草。

    两卫大军就食地方,但看看现在文城汾阴的鬼样子,像是能供应起来的吗?

    他们要养大军养民夫,再养与大军人数相差无几的俘虏,亏本的生意谁做。

    吴越不需要多好的名声,好名声于他而言反倒危险。

    吴越往常在奏折里程序化的叫苦连天,缺粮缺人,一切有以前的奏表为证。

    私下为了换粮食,都派人去河东卖破烂了。

    缺人更是放在明面上,两军十来个县,现存的朝廷官员,不到二十之数,民间更是十室九空。

    给段武两人分配的折子,则是在细节处叫苦,他们孤军奔袭粮草所携不多,军士都吃不饱,遑论给俘虏。

    这些话与段晓棠的初衷背离十万八千里,但她也深知,当前首要目的是将政治上危险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