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2章(1/2)
妇人的天空就那么大点,除了家人孩子只剩家务,天天关在西院里,总不能一直和仆婢们说话解闷。
杜若昭一时语噎,“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长安比济州热闹繁华,连人物也更知情识礼,她还能天天出门……日子过得着实痛快。
却疏漏了张法音的想法,长安不似家乡,有田产家业需要打理,亲戚邻里需要往来,虽然麻烦,但终归有些乐趣。
杜若昭下定决心,“以后休沐,我都不出去玩了,在家陪着母亲。”
赵璎珞:“其实还有一个法子。”
卖一个关子,勾得杜若昭往下问:“什么法子?”
赵璎珞:“伯母的学问想必了得,不如在家开个小学塾,教些十岁上下的小娘子读书识字。不必像你和阿谦一般日日上学,隔几日开一日课就行。”
今日几个小师姐过来,看得出来张法音真的很高兴。
张法音的学问若是不过关,朱淑顺等人怎会消磨大半日时间,临到晚间杜若昭还能提前交一篇作业过来。
开学塾教学生是给张法音打发时间,不能真累着人,十岁上下的小女孩该懂事的都懂了,又不至于临近及笄议婚事,容易招惹是非。
还有一重盘算则是生计方面的考虑,杜家有些底子,但家业在老家,身边只有浮财。杜乔远在外地做官,俸禄发在当地,哪怕攒下一些寄回长安,但变数太多。
一家人要生活,孩子要上学,有进无出的日子,谁心里不发慌。
柳家也不是日子真过不下去,出租空置的院落只为四个字——开源节流。
官眷收授学生,算不得跌面。
杜若昭沉吟片刻,拿不定主意,“我回去问问母亲。”
杜若昭清楚,一家人两地分居,除了绛州本地不太平,杜家不是豪门势族,没那么多可靠的家丁来保证安全。
最大的“障碍”其实是她。
一旦离开长安,杜若昭势必中断学业,无法继续学医。
说明白点,张法音杜谦留在长安,是为了陪杜若昭读书。
把徒弟交给师父也是一种恰当做法,林婉婉定然会好好照料,但某些方面,实在不敢让人放心。
赵璎珞:“是该和长辈商量商量。”
出头做事的是张法音,总不能将人诓瞒过去。
张法音坐在院子里借着最后的天光缝补衣裳,一边听女儿的“主意”,问道:“怎么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