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这些事来,赵如意也没什么胃口,连九阳丹都放在一边了,两个人喝了一会酒,各自休息。

    第二一早章晋阳就被刘友书带到了典籍阁,这地方果然如同赵如意所,并不禁止有人查阅,只要注意保护书本就行了——所有的都是复制件,该是竹简的就是竹简,该是白纸的就是白纸,只不过都是假的罢了。

    章晋阳花了几在这些资料里,他不是精研,就是大略的看一遍,然后都复制了一套,为此还专门制作了一个数码相机。

    神打功确实没剩多少了,和在外流传的版本相比,更加的晦涩难懂,这不下点功夫就整不明白,好在他也不是没有收获。

    世人一提起二郎显圣真君,大概也就是那几个印象:帅,三尖两刃刀,三只眼,七十二变,架鹰走狗,梅山七圣,听调不听宣,玉帝的外甥。

    典籍阁里有一些个古籍,一般人看懂了也是一头雾水,所谓的字都认识,放到一起就不明白了,要么是境界未到,要么是这些人想左了。

    三尖两刃刀庙里还真有一个套路,和时下流行的流派都有区别,而且很大。

    一般的三尖刀套路都是以熟悉刀型为主,实战打法很少,这种奇异的兵器很难定位它的实战位置,一般都猜测是步兵用来对付骑兵的兵器之一,主要是这东西虽然刃口很长,但是总长并不过头,并不像是来源于马上兵器的样子。

    可是二郎庙里的这个套路,很简单的就只有十几个动作,却全奔着把人砍两截儿去的,基本没有挡架的动作,甚至连刺都很少,可是很连贯,章晋阳试了一下,这十几刀脚下要挪三十步,可人随着刀走五秒不到就过了一趟,而只要你有力气,简直可以一直无休止的抡下去,无头无尾。

    这个打法,那就要求刀头越重越好,刀杆越韧越好,这和一般的器械要求是相悖的:三尖两刃刀器型复杂,对技巧要求不低,一般套路以钩刺剁为中心,这就要求刀头不能太重,不然很难把握动向。

    头重一般都是重型兵器,比如狼牙棒、金瓜锤之类的要求,这些东西没有刃口,不要求打击方向,自然就是抡圆了起了势最好。

    章晋阳也明白为什么这个功夫没人待见,这是个道观啊,你见那个道士出门在外提着杆三尖两刃刀的?现在带剑的除非是参加武术比赛,否则都不随身了。

    不过这对他的启发很大,他的力气一直很大,之前一直用车斧来着,现在用金锏金鞭的时候多,一样是重兵器,抡开了绵绵不绝的手法对他很合适。

    其次的是一套暗器法门,这是他从一个犄角旮旯里翻出来的,一看就很久没人动过了,要二郎神用暗器么?用,金弓银弹,西游记里孙悟空挨过打,九头虫也被他用这个打得挺惨。

    金弓章晋阳是没看到,不过银弹他就找到了,这手法打的东西不大,一共分了三个等级——就和中药丸子的大差不多,梧桐子大也就是水滴丸大,还有鸽丸蜜丸拇指盖大,和大蜜丸鸡蛋黄大。

    有用弹弓的打法,也有用手甩的,什么双鬼拍门流星赶月长虹贯日七星连环一大堆法,这个章晋阳就不知道为什么没人练了——的是前半截。

    这个秘笈的后半截的就是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了,看描述的就是赵老道刚刚炼出来的剑丹,不过光是出丹了还不行,还要准备符篆,每在丹上画符,画了符还要用这个丹擦剑。

    到了最后,把剑练废了扔掉,如此再三,据最少也得三把宝剑才能成就,最后还要对着剑丹吐纳,然后这个剑丹就能“随心而转莫不如意”——看这风格就觉得前后都不是一个人写的。

    章晋阳也不知道赵如意知不知道这个茬儿,他这都是复制本,谁知道赵如意是不是查看的原本啊,不过看赵如意那样子,也没预备宝剑,可能是不知道。

    其实知道了也没有办法,因为章晋阳翻遍了典籍阁,也没有找到该往剑丹上画什么符,吐纳法也没有,搞得这个下篇就跟讲了一个故事似的。

    剩下的,就是三只眼了,三只眼的练法更玄乎,全篇道家术语各种隐喻,除了在脑门上先画一个痕迹之外,正常人绝不会再能读懂一句话,而且这东西四六八句的还没有标点,是一篇骈文。

    这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体,讲究辞藻华丽,是专门用来难为学渣的,基本十个字儿里就得有俩字“用典”,就是得涉及到某个故事或者引用名人名言,越生僻越显着写文章的人有学问——你还不能瞎编,得有出处让人能查得到。

    不过也有人瞎编,但是这位是苏东坡啊,他自己就是典故。

    当然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只是后来就被那些脑抽筋的文人给玩坏了——据带起这个风气的人叫孔融,就让梨的那个。

    章晋阳连蒙带猜,他当过间谍,有过领导间谍组的经验,还有破解吸血鬼文字的经验,精通各种密码、符号学,就这也是累了满头汗花了一宿才整明白这是一篇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