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依先生之见,宋朝将会获胜?”武百瞪大了眼睛,语气中充满了惊讶。

    “然也。”

    罗隐肯定地点头。

    罗隐继续道:“义军目前所面对者,主要是宋朝之厢兵与乡兵,这些兵力虽非精锐,然数量众多。”

    “而宋朝之主力尚未真正出动,一旦他们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义军,结果可想而知。”

    武百不禁皱眉沉思,疑惑地问道:“但义军拥有铁骑与大炮,难道还敌不过宋朝?要知道宋朝连西夏和辽国都未曾完全战胜。”

    罗隐哈哈大笑,笑声中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

    “你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已。”

    武百道:“罗先生,愿闻高论。”

    罗隐微微一笑,抿了一口茶,缓缓开口:“两国交战,胜负之数,非但在于军力之强弱,更在于国力之厚薄。”

    “义军与宋朝,恰如西夏与宋朝之对比。”

    罗隐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世人常说西夏乃小国,此乃大错特错。”

    “西夏,实乃大夏国之谓,其疆域之广,东起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长达两万余里,何其辽阔!”

    客栈内众人闻言,纷纷侧目,武百更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罗隐,只听他继续道:“西夏自唐末便割据定难五州,盛产良马,其党项铁骑,号称‘铁鹞子’,勇猛无比,威震四方。”

    “宋军虽众,却常常为其所破。”

    说到此处,罗隐话音一转,又道:“然而,西夏虽强,却也有其弱点。”

    “其兵力虽众,但相较于宋朝,仍是小巫见大巫。”

    “宋朝兵多将广,且国力雄厚,无惧长期消耗。”

    “西夏则不同,相比宋来说地域狭小,资源有限,每次征战都需倾尽全力,一旦战败,便可能动摇国本。”

    武百闻言,不禁点头称是,“罗先生所言极是。”

    “这西夏虽强,但终究难以与宋相抗衡。”

    罗隐笑了笑,接着道:“正是如此。”

    “以人口论之,西夏人口不过三百万,其中还包括了汉、回鹘、吐蕃等多民族人口,真正的党项人实则仅百余万。”

    “因此,其可用人力及资源均甚有限。”

    “长远来看,西夏兵力消耗难以与宋朝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