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属们最终的商议下,还是决定放弃临终治疗,并趁着病情尚在稳定阶段下,让老人出院。
子女们都希望老人待在家里享受最后的陪伴。
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家属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老人出院的第三天早上,她又被120送到了急诊。
恰巧,当天还是汤茜当班。她听送病人来的救护大哥说,老人刚回家就因为久病厌世,嚷嚷着不想活了,嘴里喊着要自杀。
因为这是老人最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直相安无事,家属们也都放松了警惕。
今天早上,大儿子和儿媳去早市买菜,让老太太一个人在家睡觉。
老两口一回来,就看见老人倒在血泊中。
汤茜接诊了老人后,发现问题非同小可。
一氧化碳中毒(开煤气),吞药(家属说把家中所有的药都吞进去了),割腕(目测已经深及动脉),几乎是所有可能执行的自杀手段全用上了……
老人到医院时,已经呈现重度昏迷与出血性休克,再加上多病体虚及年纪大,肝脏肾脏都已经出现了衰竭现象。
由于休克与意识不清,有必要立即插管,虽然护士们已经第一时间将割腕的伤口加压包扎,但渗出的血依旧止不住,最后可能要到手术室去止血。
汤茜身为第一线处置医生,当时脑子里条件反射地想得全是医疗处置的决策。
紧急的伤情让她必须在短时间被判断“该怎么救?”
没太多时间思考着“是否应该救治?”
因此,汤茜条件反射进行着标准的外伤处置步骤,为了保证老人的呼吸,血压维持正常,她也給老人插了管。
此时老人的家属接到母亲自杀的消息后,陆续的赶到医院。
家属们见到汤茜在抢救老人,直接冲进抢救室,出言制止:“我们不是已经强调过了不要急救吗?为什么要给我妈妈插管?”
汤茜一惊,忘记了前几天才签署过的同意书。
但基于职业职责,家属虽然签署了“放弃急救同意书”,但这份声明的效力也仅限于与癌症末期相关的病危情况,如果有其他无关的突发情况,理论上医生不能置之不理,见死不救。
为了减少争议,汤茜只能详细说明给家属听。
“如果病人的危机状况是癌症末期所致,当初的同意书当然有其效力。但眼前的问题显然是新发生的事件,况且现在病人正处于大量失血的状态,如果不治疗就会流血而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是否坚持之前的决定,我建议各位家属必须再次斟酌。”
停了一下,汤茜又补充道:“当然,如果你们还是决定拒绝插管和后续手术,我也会尊重。”
或许这样的举动有违医生“救死扶伤”的准则,但在这个重视医患沟通的时代,家属的态度与决定往往才是医疗方向的主导。
家属们再一次陷入集体沉默,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次没有人能够拿主意。
子女们都希望老人待在家里享受最后的陪伴。
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家属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老人出院的第三天早上,她又被120送到了急诊。
恰巧,当天还是汤茜当班。她听送病人来的救护大哥说,老人刚回家就因为久病厌世,嚷嚷着不想活了,嘴里喊着要自杀。
因为这是老人最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直相安无事,家属们也都放松了警惕。
今天早上,大儿子和儿媳去早市买菜,让老太太一个人在家睡觉。
老两口一回来,就看见老人倒在血泊中。
汤茜接诊了老人后,发现问题非同小可。
一氧化碳中毒(开煤气),吞药(家属说把家中所有的药都吞进去了),割腕(目测已经深及动脉),几乎是所有可能执行的自杀手段全用上了……
老人到医院时,已经呈现重度昏迷与出血性休克,再加上多病体虚及年纪大,肝脏肾脏都已经出现了衰竭现象。
由于休克与意识不清,有必要立即插管,虽然护士们已经第一时间将割腕的伤口加压包扎,但渗出的血依旧止不住,最后可能要到手术室去止血。
汤茜身为第一线处置医生,当时脑子里条件反射地想得全是医疗处置的决策。
紧急的伤情让她必须在短时间被判断“该怎么救?”
没太多时间思考着“是否应该救治?”
因此,汤茜条件反射进行着标准的外伤处置步骤,为了保证老人的呼吸,血压维持正常,她也給老人插了管。
此时老人的家属接到母亲自杀的消息后,陆续的赶到医院。
家属们见到汤茜在抢救老人,直接冲进抢救室,出言制止:“我们不是已经强调过了不要急救吗?为什么要给我妈妈插管?”
汤茜一惊,忘记了前几天才签署过的同意书。
但基于职业职责,家属虽然签署了“放弃急救同意书”,但这份声明的效力也仅限于与癌症末期相关的病危情况,如果有其他无关的突发情况,理论上医生不能置之不理,见死不救。
为了减少争议,汤茜只能详细说明给家属听。
“如果病人的危机状况是癌症末期所致,当初的同意书当然有其效力。但眼前的问题显然是新发生的事件,况且现在病人正处于大量失血的状态,如果不治疗就会流血而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是否坚持之前的决定,我建议各位家属必须再次斟酌。”
停了一下,汤茜又补充道:“当然,如果你们还是决定拒绝插管和后续手术,我也会尊重。”
或许这样的举动有违医生“救死扶伤”的准则,但在这个重视医患沟通的时代,家属的态度与决定往往才是医疗方向的主导。
家属们再一次陷入集体沉默,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次没有人能够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