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切起来:“我们只是区区草民,哪里有幸能入太子青眼呢?别说是太子了,连那些富贵点的人,我们都是见不着的。”

    许照洲看人急完,又平静地说:“确实不是北岐太子指派你们来的。”

    那人闻言却并不觉得轻松。

    许照洲转而又问道:“你可知,边地之民不可过界砍樵伐木?”

    他下意识地应“是”。

    “他们也都知道?”

    “都知道的。”他心有余悸,粗粗喘着气,“议和条约里有关边地部分的事项我们早就记明白了,此次我们受了责罚,日后定然不会再犯丝毫错。”

    他急于将话题往这方面引。

    只要对方一旦要追究他们触犯条约的罪责了,他就能抓到海上浮木了,他知道那该怎么应对。

    可对方并不给他这个机会。

    许照洲陈述:“北岐接到我朝移牒后,令迟瓦县县官下放消息,将一切事由尽数说明。当日过界砍樵之人不是你,不是你们当中任何一人,你们只是自愿前来的。”

    戒律房设在府衙最为阴暗昏冷之处,四面铜墙,光亮不渗,四壁灯火吝啬,明明灭灭。

    许照洲坐于案后,脊背挺拓,如松如竹,案上的蜡烛燃烧地只剩一半,幽微烛火下,他的面庞轮廓,再瞧不见一丝一毫的温和之色,只余无穷无尽的冷峻。

    那人心神俱颤,脑中最后一根弦也断裂了。

    县官下放了消息是不错的,但知道消息的人受利了不说,他们决计是不敢往外说的啊!

    这边是怎么知道的?

    许照洲抬眸,盯着对面面色慌张的人,眸底漆黑一片,嘲讽一笑:“北岐许你几利,让你,让你们,在明知所有边地条款的情况下,这样冒犯大盛?”

    ——

    公廉堂内,通吏将戒律房内发生的事一字不落地说给余洪业听。

    余洪业眼眸微颤,盯着案牒愣神了许久,通吏说完,自己眼眶也有些发红,怔然到:“我,我从来没听人说过,这样的话。”

    十几年了,他在这里十几年了,跟了两任长官。

    他听过边地百姓偶尔的愤愤不平,却从未见哪个官员,代表大盛,这么强势地和北岐说过话。

    即使,那只是几个不足为道的微末百姓。

    但是,站在他们身后的,是整个北岐。

    “护国公府的少爷当真是……”余洪业呷了一口手边早已凉掉的茶,浊眼里光亮腾腾,却只笑着摇头,另说道,“二十三岁啊。这个年纪了,还是会有少年人才有的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