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宁兮没什么兴趣,她虽然不会作诗,但前世学了背了那么多诗句,基本的鉴赏能力是有的。

    宁商酉也兴趣缺缺,这些人的酸诗还没他做得好。

    两人在这一项活动中,完全成了看客。

    不过,两人本就是来看人的,参不参与活动根本无所谓。但有时候你不想参与,也会有人逼你参与。

    两人对面的包厢,包厢传出一声赤裸裸的挑衅,“宁小公爷与平西侯齐昭、温垣温公子并称当代三杰。

    平西侯于西北边境镇守边关,温公子时有诗文传出。我等身处京都,却不知宁小公爷一词半句,甚是遗憾。”

    宁商酉不慌不忙地喝口茶,看了看台下主题——夏,嘴角一扬,淡定念出: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宁商酉刚念完,在场所有人齐齐看向他,目光中满是惊讶和佩服。

    宁兮同样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卧槽!什么情况?这不是白居易的诗吗?宁商酉怎么知道?’

    前些日子不放心,宁兮去了趟大田庄查看红薯和玉米的情况。

    看到庄里的百姓顶着熊熊烈日,汗流浃背,在地里收麦子,有感而发便写下了白居易的《观刈麦》。

    可她记得,没跟宁商酉说过这首诗呀!

    众人将这四句诗,反复默念,越品越觉得此诗妙。绝

    “仅四句话,便将夏日百姓劳作图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在眼前一般,宁小公爷大才!”

    “宁小公爷大才!”

    现场最激动却是一群衣着简朴,满腹经纶的寒门学子。

    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对着宁商酉长身一躬,大喊道:“宁小公爷观察百姓细微入里,必是与百姓近距离接触过。大兴能有小公爷这般心系百姓之贵人,乃我大兴百姓之福。”

    面对众人的夸奖和恭维,宁商酉摇了摇头,“这诗不是我作的。”

    堂下顿起一片议论,纷纷猜测,到底是谁?竟能做出此等精妙绝伦的诗句。

    “请宁小公爷告知,此诗句出自哪位大家?”

    “请宁小公爷告知!”

    ……

    宁商酉淡定一笑,转头看向宁兮,眼里带着骄傲,“远在天边,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