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人认为波娃在《第二性》中的主张十分准确地概括了女权社会的特征,她认为:“女性应该在所有领域,包括文化方面与男性享有一致的权利。”
只有像我们远古的母系氏族那样,当“女性”所孕育的文化压倒男性在社会上占据了上风,才是真正所谓的“女权社会”。
像《镜》的女儿国,不过是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互相倒置,让女人来充当社会宗法所规定的“男人”角色,内里却仍然是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宗法秩序。
前面说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李汝珍所构筑的女儿国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儿国”,它只不过是一面镜子,简单地将我们所处社会中的男女生理特征对调一下而已。
缠足、穿耳、“美容”直至十指腐烂、血肉模糊??虽然承受着这些伤害的是男性的躯体,心灵上的创伤却依然属于女性。
所以从深层意义来看,这所谓的女儿国所能起到的表率作用其实是微乎其微的,从对女儿国本身的描述中并不见得作者是在同情妇女、为女性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的乌托邦,倒映中出现的似乎只是另一个炼狱。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作者建立“镜女儿国”的用意到底何在?
纵观《镜花缘》前五十回所描绘的各个海外国家,我们会发现作者对女儿国
这部分故事情节的叙述与其余几十个国家有明显的不同。
在其余的几十个国家,包括君子国、黑齿国、两面国等等寓意十分鲜明的国家,都只是着重描写主人公来到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无非是先由见识渊博的多九公作一番风土人情的大致介绍,然后一干人等上岸观光游历;人物并没有与这些国家有十分“亲密的接触”,
只是作为第三方的角度来对该国家审视旁观,陈述一番道理。
但是女儿国则不一样,在这里,故事主人公之一的林之洋经历了一次不寻常的劫难。
不难发现,在其他的国家里,主人公只不过扮演了一个旁观者、见证方的角色,主要描述的对象是这些国家;而在女儿国的情节中,则是围绕故事的主人公来构建的,主要描述的对象是人物的遭遇。
女儿国在其中只是作为故事的背景,为人物的境遇提供一个恰当的环境。
因此,有人认为,李汝珍之于女儿国,目的不在于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的国度,
而是先制造出一个阴阳颠倒的背景,然后安排一个男人去尝试一下妇女缠足的滋味,只有在这个特定的情景之下,男子缠足的一幕才有了发生的可能,才会变得具体而真实。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个特定的环境来将人物的遭遇表现得有血有肉的。
在进入女儿国之前,多九公、林之洋向唐敖介绍女儿国的一番对话,已经暗示了林之洋接下来在该国的“悲惨遭遇”:
唐敖道:“男为妇人,以治内事,面上可脂粉?两足可须缠裹?”
林之洋道:“闻得他们最喜缠足,无论大家小户,都以小脚为贵;若讲脂粉,更是不能缺的。”
“幸亏俺生天朝,若生这里,也教俺裹脚,那才坑死人哩!”
而接下来唐敖与多九公在女儿国境内游历时所遇见的景象,以及两人逃脱之
后的对话,则进一步预示着林之洋在女儿国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之下必然难逃缠足穿耳、被施以“女子之礼”的厄运。
“……我那舅兄上去,但愿他们把他当作男人才好。”多九公道:“此话怎讲?”
唐敖道:“舅兄本来生的面如傅粉;前在厌火国,又将胡须烧去,更显少壮,他们要把他当作妇人,岂不耽心么?”
只有像我们远古的母系氏族那样,当“女性”所孕育的文化压倒男性在社会上占据了上风,才是真正所谓的“女权社会”。
像《镜》的女儿国,不过是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互相倒置,让女人来充当社会宗法所规定的“男人”角色,内里却仍然是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宗法秩序。
前面说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李汝珍所构筑的女儿国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儿国”,它只不过是一面镜子,简单地将我们所处社会中的男女生理特征对调一下而已。
缠足、穿耳、“美容”直至十指腐烂、血肉模糊??虽然承受着这些伤害的是男性的躯体,心灵上的创伤却依然属于女性。
所以从深层意义来看,这所谓的女儿国所能起到的表率作用其实是微乎其微的,从对女儿国本身的描述中并不见得作者是在同情妇女、为女性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的乌托邦,倒映中出现的似乎只是另一个炼狱。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作者建立“镜女儿国”的用意到底何在?
纵观《镜花缘》前五十回所描绘的各个海外国家,我们会发现作者对女儿国
这部分故事情节的叙述与其余几十个国家有明显的不同。
在其余的几十个国家,包括君子国、黑齿国、两面国等等寓意十分鲜明的国家,都只是着重描写主人公来到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无非是先由见识渊博的多九公作一番风土人情的大致介绍,然后一干人等上岸观光游历;人物并没有与这些国家有十分“亲密的接触”,
只是作为第三方的角度来对该国家审视旁观,陈述一番道理。
但是女儿国则不一样,在这里,故事主人公之一的林之洋经历了一次不寻常的劫难。
不难发现,在其他的国家里,主人公只不过扮演了一个旁观者、见证方的角色,主要描述的对象是这些国家;而在女儿国的情节中,则是围绕故事的主人公来构建的,主要描述的对象是人物的遭遇。
女儿国在其中只是作为故事的背景,为人物的境遇提供一个恰当的环境。
因此,有人认为,李汝珍之于女儿国,目的不在于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的国度,
而是先制造出一个阴阳颠倒的背景,然后安排一个男人去尝试一下妇女缠足的滋味,只有在这个特定的情景之下,男子缠足的一幕才有了发生的可能,才会变得具体而真实。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个特定的环境来将人物的遭遇表现得有血有肉的。
在进入女儿国之前,多九公、林之洋向唐敖介绍女儿国的一番对话,已经暗示了林之洋接下来在该国的“悲惨遭遇”:
唐敖道:“男为妇人,以治内事,面上可脂粉?两足可须缠裹?”
林之洋道:“闻得他们最喜缠足,无论大家小户,都以小脚为贵;若讲脂粉,更是不能缺的。”
“幸亏俺生天朝,若生这里,也教俺裹脚,那才坑死人哩!”
而接下来唐敖与多九公在女儿国境内游历时所遇见的景象,以及两人逃脱之
后的对话,则进一步预示着林之洋在女儿国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之下必然难逃缠足穿耳、被施以“女子之礼”的厄运。
“……我那舅兄上去,但愿他们把他当作男人才好。”多九公道:“此话怎讲?”
唐敖道:“舅兄本来生的面如傅粉;前在厌火国,又将胡须烧去,更显少壮,他们要把他当作妇人,岂不耽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