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府规定,从1992年1月2日起,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与此同时,取消对收入增长的限制,公职人员工资提高9%,退休人员补助金提高到每月900卢布,家庭补助、失业救济金也随之水涨船高。

    物价放开的头三个月,似乎立竿见影,收效明显,购物长队不见了,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习惯了凭票供应排长队的俄罗斯人,仿佛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可没过多久,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扶摇直上,到了4月份,消费品价络比1991年12月上涨65倍。政府原想通过国营商店平抑物价,不料黑市商贩与国营商店职工沆瀣一气,将商品转手倒卖,牟取暴利,政府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市场秩序乱成一锅粥。

    由于燃料、原料价格过早放开,企业生产成本骤增,到6月份,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14倍,如此高价令买家望而生畏,消费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旺反过来抑制了供给,企业纷纷压缩生产,市场供求进入了死循环。

    休克疗法的第二步棋,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与物价改革几乎同步出台。财政紧缩主要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税收优惠统统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同时加征进口商品消费税。与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减了公共投资、军费和办公费用,将预算外基金纳入联邦预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银行贷款弥补赤字。

    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贷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以此控制货币流量,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

    可是,这一次政府再次失算。

    由于税负过重,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济补贴和直接投资,财政赤字不降反升。紧缩信贷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间相互拖欠,三角债日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政府被迫放松银根,1992年增发货币1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在印钞机的轰鸣中,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流产了。

    休克疗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经有关专家评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5万亿卢布,刚好人口是15亿,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

    可是,叶开知道的是,等到私有化正式启动,已是1992年的10月了,1万卢布原来能买一辆小轿车,到那时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

    因此俄罗斯的私有化措施,实际上使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职工既领不到股息,又无权参与决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产经营无人过问,企业效益每况愈下。

    休克疗法的后果,就是使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不到美国的1/10,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燃料、电力和冶金工业成了民族经济的关键部门,其比重在gdp中约为1%,在工业总产品结构中为50%,在出口中为70%多。

    外国投资不愿进入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俄罗斯人的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也在恶化。

    如今叶开所关注的事情正在发生着,当初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通过各种灰色手段以相对高一点的利息和一杯免费的咖啡就吸收了大量苏联民间和企业的卢布储蓄,另外外资银行还通过各种灰色手段向苏联和俄罗斯中央银行、国有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大肆套取卢布款项(各种工程项目的贷款等等,类似国内目前的假房产按揭贷款等等)。

    在完全是借贷来的苏联储户和苏联国有银行的卢布弹药的数量充足后,一场在市场开始唱衰有价证券(股票)的行动展开。

    现在大街上流行的说法都是,“那些债券是没有什么分红能力的国有企业的债券(股票),与其留着无用不如抛出换到现钱!”

    这么一来,俄罗斯人信以为真,就开始纷纷卖出债券(股票),债券(股票)暴跌。

    同时市场上外资银行开始悄悄的私有化债券收买行动同时展开,就这样整个俄罗斯的国有企业就被大家给卖掉了。

    叶开的人,也正在操作同样的事情,只是他们的手法更加凌厉,针对性更强,直接就看准了俄罗斯的能源工业,动用了很多关系来借贷卢布,然后购入俄罗斯的能源工业股份。

    如果认真地算一算的话,光是这一年后需要支付的利息,就多达上百亿卢布,就算是把叶开所有的资产都给卖掉,也不可能赔得起。

    可以说,如果今年内卢布不会大幅度贬值的话,那么叶开这一次真的是死翘翘了。

    当然了,叶开不会傻到赤膊上阵的,他动用了很多布特少校在俄罗斯国内发展的手下,来操作了这件事情。。.。

    http://ptxz.”>pt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