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正在许都忐忑不安,不久曹操召见刘备,春风正得意,不禁大笑道:“玄德啊,今儿早上我就听见喜鹊喳喳个不停,没想到果然有大喜事。寿春传来消息,江淮之间旱灾严重,袁术已经断粮了,哈哈……”
刘备扫一眼曹操身旁尚书令荀彧和尚书荀攸,笑道:“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好事。袁术倒行逆施,僭越称号,是逆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次上天降下旱灾,正是为了惩罚袁术,也是警告后人牢记太祖的名言……”
曹操正想着如何对付袁术,没有细听刘备讲话,急忙打断道:“袁术败亡在即,眼下扬州三郡成了无主荒地,咱们要尽快动手,否则扬州就便宜了孙策。听说袁术要前往投奔袁绍,我准备派人截杀袁术,顺带占了沛国,接着顺势夺取扬州三郡,你们觉得呢?”
荀彧一言不发,荀攸献计道:“明公,袁术已经是丧家之犬,何必截杀?不如腾出手来迅速平定扬州三郡,将势力伸展到江北。趁袁绍没有反应过来,咱们迅速壮大实力,这才是日后对抗袁绍的筹码。一个袁术,实在不值得劳师动众。”
曹操露出一丝贼笑,“不,袁术手握传国玉玺,决不能任由他带着玉玺投奔袁绍,否则袁绍手握玉玺,那还得了?袁术必杀,玉玺必夺,这件事不必再议。你们说说看,谁去合适?”
刘备见天降机遇,急忙上前道:“明公,刘备愿意毛遂自荐!身为刘氏子孙,我对袁术恨之入骨,恨不得手刃贼子。而且袁术怀揣传国玉玺,如果落到别人手里,恐怕会占为己有,我刘备是汉室宗亲,必会将玉玺双手奉还陛下!”
曹操迟疑片刻,想起当初郭嘉和程昱的话,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禁瞅向荀彧和荀攸。荀攸望向荀彧,一言不发。荀彧瞅着刘备,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同样闭口不言。曹操见荀彧叔侄不发话,心下暗恨,一拍案几道:“好,玄德贤弟,就辛苦走一趟。另外,我给你派两个副手,一个是中郎将朱灵,一个是中郎将路招,这两人都擅长带兵,是难得的人才。”
刘备忙拜谢,出了司空府。前脚刚踏出府门,荀彧后脚也出了司空府,忙喊住刘备。刘备背脊一凉,忙回身笑问:“荀令君喊我有什么事?”荀彧抬手道:“想陪刘州牧走几步。”刘备只好从命。
两人并肩漫步,刘备一直忐忑不安,荀彧却十分从容。荀彧见刘备有些不自然,问道:“听说刘州牧比我年长三岁,但我看刘州牧不像是快四十的人,倒像是三十岁的人,不知道州牧为什么越活越年轻了?”刘备笑答:“古人说辛劳催人老,或许我过于懒散,这才能保持容颜不衰。不像荀令君,一心操劳国事,为朝廷殚精竭虑,令人敬佩。”
荀彧瞅着刘备,露出一抹诡笑,“可我听说刘州牧不是懒散之人,你曾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又前去讨伐过西凉贼寇,还襄助公孙瓒征讨过外患,后来驻守平原抗衡袁绍近两年,又两次南下援助陶谦,接着淮阴战袁术,小沛战吕布……刘州牧这么多年,功勋卓著,怎么能说是懒散之人?”
刘备背冒冷汗,苦笑道:“荀令君火眼金睛,刘备什么都瞒不过荀令君。唉,身为刘氏子孙,刘备一直想报效朝廷,光耀门楣,除贼扶汉,还百姓太平盛世。听说荀令君出身颍川荀氏,是荀子之后,祖上世代受大汉国恩,想必是国家栋梁,难得的忠臣。身为刘氏子孙,刘备感激不尽!”
荀彧望着刘备许久,始终没有接话。直到两人分道扬镳时,荀彧才语重心长道:“刘州牧才是难得的忠臣,咱们就此别过!”
刘备一路上暗暗思忖荀彧的话,总觉得话里有话,似乎在暗示什么。急忙召来关羽、张飞等人,迅速收拾东西,直奔军营。张飞二人听说可以领兵打仗,个个欢喜。刘备更是喜不自胜,心中暗想总算可以逃出许都了。
见了朱灵、路招二人,刘备寒暄一番,接着疾问:“两位将军,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出征?”朱灵暗暗疑惑,问道:“左将军的意思是什么时候?”刘备伸出三根手指,“三日后!”
朱灵大惊,“将军,这……太急切了吧?咱们粮草还没有齐备,这么匆忙行军,恐怕不合适吧?好歹也得准备个十天,等粮草到位,军械齐备,咱们才出发比较合适。”路招也附和道:“朱中郎将说得对,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何况司空给咱们十天时间,何必这么着急?”
刘备面色严肃,冷眼质问:“司空命我都督两位将军出征,难道你们要抗命吗?这里是军营,规矩你们比我清楚,抗命者按逃兵论罪,立斩不赦。”朱灵背冒冷汗,委婉道:“左将军息怒,我们没有抗命的意思,只是在与将军商议,看看能不能缓几日。”刘备不耐烦道:“行了,我再重申一遍,这是军令,不是在与你们商议。我只问你们一句:你们是准备抗命,还是执行军令?”
朱灵轻咳一声,“左将军既然有令,我们自当遵循。只是如果司空问起来,我们该如何回答?”刘备冷笑道:“放心,司空要问也是问我,与你们无关。另外,出兵的事不得大张旗鼓,咱们是去截杀袁术,不能走漏了消息。战机稍纵即逝,立刻下令准备出兵事宜,贻误战机的人,军法从事!”
路招悄悄前往拜见曹操,曹操大笑道:“这件事刘备已经禀报过了,他说的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用了他,自然赋予他全权。再说,袁术想投奔青州刺史袁谭,如今已经到了半途,如果再耽误下去,迟则生变,刘备考虑的是。你们听他指挥,今后不必再请示。去吧!”两日后,刘备领着众人浩浩荡荡直奔徐州,准备拦截袁术。
此时袁术已经进入徐州境内,正在盱台歇息。不久前粮草耗尽,袁术走投无路,无奈求助落草灊县的雷薄、陈兰两位旧将,希望投奔二人。雷薄以粮草不济为理由拒绝了袁术,袁术气得破口大骂。这时长史杨弘劝慰道:“主公,不如投奔令兄袁绍,你们好歹血浓于水,他绝不会见死不救。”
袁术突然想起阎象临走之时说的话,命人取来玉玺,双手捧着玉玺,泪眼迷糊了视线。愣了许久,袁术才面如死灰道:“罢了,把玉玺封起来吧,命人去信河北,就说我愿意把传国玉玺献给袁绍,希望他不要记恨我。另外,给青州刺史袁谭寄信,这孩子品性不错,请他为我说几句好话,或许袁绍会同意我前往河北避难。”
袁绍收到袁术的求救信,顿时大笑,立刻召来众人商议。袁绍命众人传阅,得意洋洋道:“我这位兄弟,一直与我较劲,还与公孙瓒、陶谦、吕布等人联手与我作对。如今公孙瓒、吕布被灭,陶谦病死,连孙策、雷薄、陈兰等人都与他划清界限,他混得真是一个惨啊!你们说,我该不该接纳他?”
郭图大喜道:“恭贺主公,贺喜主公!袁术在信中许诺,如果主公肯收留他,愿意献上传国玉玺。这可是一举两得的美事,既彰显手足情深,又能得到人人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如果主公不方便出面,也可以请大公子袁谭代为接纳,就让他住在青州。”
袁绍欣然点头,听说袁术要献上玉玺,其实早已心痒难忍。他扬声道:“好,立刻派人回信袁术,我愿意与他尽释前嫌,再续兄弟之情。即日起,派谭儿前往迎接他叔父。另外,现在冀青幽并四州都在我手里,我想派几位公子前往主持大局,顺带锻炼锻炼能力,你们觉得如何?”
监军沮授陡然一惊,他早看出袁绍这一举动表面上是锻炼几位公子,实际上是大行分封。眼下天下未定,袁绍却提前分权,沮授顿时气冲脑门。他陡然起身,扬声道:“主公万万不可,自古分封诸侯都会导致尾大不掉:前是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先有七雄,后有五霸;接着是前汉,诸侯王尾大不掉,几次反叛。一旦分封,诸位公子割据一州,将来都会对最高权力心生觊觎,都会争相角逐主公宝座,也必会挑衅真正的爵位继承人。到那时,外忧不断,内患不绝,主公指望谁来保全您的基业?”
袁绍面色难看,眼神暗递,郭图冷笑质问:“监军这话不妥当,当初周朝建立,大行分封,命众诸侯拱卫王室,才有了周朝八百年基业。秦朝不行分封,施行郡县制,结果二世灭亡。我汉初吸取秦朝教训,借鉴周朝经验,施行郡国并行,这才又有了四百年基业。由此看来,分封制在王朝建立初期,是利大于弊,还望主公采纳!”
刘备扫一眼曹操身旁尚书令荀彧和尚书荀攸,笑道:“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好事。袁术倒行逆施,僭越称号,是逆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次上天降下旱灾,正是为了惩罚袁术,也是警告后人牢记太祖的名言……”
曹操正想着如何对付袁术,没有细听刘备讲话,急忙打断道:“袁术败亡在即,眼下扬州三郡成了无主荒地,咱们要尽快动手,否则扬州就便宜了孙策。听说袁术要前往投奔袁绍,我准备派人截杀袁术,顺带占了沛国,接着顺势夺取扬州三郡,你们觉得呢?”
荀彧一言不发,荀攸献计道:“明公,袁术已经是丧家之犬,何必截杀?不如腾出手来迅速平定扬州三郡,将势力伸展到江北。趁袁绍没有反应过来,咱们迅速壮大实力,这才是日后对抗袁绍的筹码。一个袁术,实在不值得劳师动众。”
曹操露出一丝贼笑,“不,袁术手握传国玉玺,决不能任由他带着玉玺投奔袁绍,否则袁绍手握玉玺,那还得了?袁术必杀,玉玺必夺,这件事不必再议。你们说说看,谁去合适?”
刘备见天降机遇,急忙上前道:“明公,刘备愿意毛遂自荐!身为刘氏子孙,我对袁术恨之入骨,恨不得手刃贼子。而且袁术怀揣传国玉玺,如果落到别人手里,恐怕会占为己有,我刘备是汉室宗亲,必会将玉玺双手奉还陛下!”
曹操迟疑片刻,想起当初郭嘉和程昱的话,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禁瞅向荀彧和荀攸。荀攸望向荀彧,一言不发。荀彧瞅着刘备,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同样闭口不言。曹操见荀彧叔侄不发话,心下暗恨,一拍案几道:“好,玄德贤弟,就辛苦走一趟。另外,我给你派两个副手,一个是中郎将朱灵,一个是中郎将路招,这两人都擅长带兵,是难得的人才。”
刘备忙拜谢,出了司空府。前脚刚踏出府门,荀彧后脚也出了司空府,忙喊住刘备。刘备背脊一凉,忙回身笑问:“荀令君喊我有什么事?”荀彧抬手道:“想陪刘州牧走几步。”刘备只好从命。
两人并肩漫步,刘备一直忐忑不安,荀彧却十分从容。荀彧见刘备有些不自然,问道:“听说刘州牧比我年长三岁,但我看刘州牧不像是快四十的人,倒像是三十岁的人,不知道州牧为什么越活越年轻了?”刘备笑答:“古人说辛劳催人老,或许我过于懒散,这才能保持容颜不衰。不像荀令君,一心操劳国事,为朝廷殚精竭虑,令人敬佩。”
荀彧瞅着刘备,露出一抹诡笑,“可我听说刘州牧不是懒散之人,你曾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又前去讨伐过西凉贼寇,还襄助公孙瓒征讨过外患,后来驻守平原抗衡袁绍近两年,又两次南下援助陶谦,接着淮阴战袁术,小沛战吕布……刘州牧这么多年,功勋卓著,怎么能说是懒散之人?”
刘备背冒冷汗,苦笑道:“荀令君火眼金睛,刘备什么都瞒不过荀令君。唉,身为刘氏子孙,刘备一直想报效朝廷,光耀门楣,除贼扶汉,还百姓太平盛世。听说荀令君出身颍川荀氏,是荀子之后,祖上世代受大汉国恩,想必是国家栋梁,难得的忠臣。身为刘氏子孙,刘备感激不尽!”
荀彧望着刘备许久,始终没有接话。直到两人分道扬镳时,荀彧才语重心长道:“刘州牧才是难得的忠臣,咱们就此别过!”
刘备一路上暗暗思忖荀彧的话,总觉得话里有话,似乎在暗示什么。急忙召来关羽、张飞等人,迅速收拾东西,直奔军营。张飞二人听说可以领兵打仗,个个欢喜。刘备更是喜不自胜,心中暗想总算可以逃出许都了。
见了朱灵、路招二人,刘备寒暄一番,接着疾问:“两位将军,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出征?”朱灵暗暗疑惑,问道:“左将军的意思是什么时候?”刘备伸出三根手指,“三日后!”
朱灵大惊,“将军,这……太急切了吧?咱们粮草还没有齐备,这么匆忙行军,恐怕不合适吧?好歹也得准备个十天,等粮草到位,军械齐备,咱们才出发比较合适。”路招也附和道:“朱中郎将说得对,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何况司空给咱们十天时间,何必这么着急?”
刘备面色严肃,冷眼质问:“司空命我都督两位将军出征,难道你们要抗命吗?这里是军营,规矩你们比我清楚,抗命者按逃兵论罪,立斩不赦。”朱灵背冒冷汗,委婉道:“左将军息怒,我们没有抗命的意思,只是在与将军商议,看看能不能缓几日。”刘备不耐烦道:“行了,我再重申一遍,这是军令,不是在与你们商议。我只问你们一句:你们是准备抗命,还是执行军令?”
朱灵轻咳一声,“左将军既然有令,我们自当遵循。只是如果司空问起来,我们该如何回答?”刘备冷笑道:“放心,司空要问也是问我,与你们无关。另外,出兵的事不得大张旗鼓,咱们是去截杀袁术,不能走漏了消息。战机稍纵即逝,立刻下令准备出兵事宜,贻误战机的人,军法从事!”
路招悄悄前往拜见曹操,曹操大笑道:“这件事刘备已经禀报过了,他说的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用了他,自然赋予他全权。再说,袁术想投奔青州刺史袁谭,如今已经到了半途,如果再耽误下去,迟则生变,刘备考虑的是。你们听他指挥,今后不必再请示。去吧!”两日后,刘备领着众人浩浩荡荡直奔徐州,准备拦截袁术。
此时袁术已经进入徐州境内,正在盱台歇息。不久前粮草耗尽,袁术走投无路,无奈求助落草灊县的雷薄、陈兰两位旧将,希望投奔二人。雷薄以粮草不济为理由拒绝了袁术,袁术气得破口大骂。这时长史杨弘劝慰道:“主公,不如投奔令兄袁绍,你们好歹血浓于水,他绝不会见死不救。”
袁术突然想起阎象临走之时说的话,命人取来玉玺,双手捧着玉玺,泪眼迷糊了视线。愣了许久,袁术才面如死灰道:“罢了,把玉玺封起来吧,命人去信河北,就说我愿意把传国玉玺献给袁绍,希望他不要记恨我。另外,给青州刺史袁谭寄信,这孩子品性不错,请他为我说几句好话,或许袁绍会同意我前往河北避难。”
袁绍收到袁术的求救信,顿时大笑,立刻召来众人商议。袁绍命众人传阅,得意洋洋道:“我这位兄弟,一直与我较劲,还与公孙瓒、陶谦、吕布等人联手与我作对。如今公孙瓒、吕布被灭,陶谦病死,连孙策、雷薄、陈兰等人都与他划清界限,他混得真是一个惨啊!你们说,我该不该接纳他?”
郭图大喜道:“恭贺主公,贺喜主公!袁术在信中许诺,如果主公肯收留他,愿意献上传国玉玺。这可是一举两得的美事,既彰显手足情深,又能得到人人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如果主公不方便出面,也可以请大公子袁谭代为接纳,就让他住在青州。”
袁绍欣然点头,听说袁术要献上玉玺,其实早已心痒难忍。他扬声道:“好,立刻派人回信袁术,我愿意与他尽释前嫌,再续兄弟之情。即日起,派谭儿前往迎接他叔父。另外,现在冀青幽并四州都在我手里,我想派几位公子前往主持大局,顺带锻炼锻炼能力,你们觉得如何?”
监军沮授陡然一惊,他早看出袁绍这一举动表面上是锻炼几位公子,实际上是大行分封。眼下天下未定,袁绍却提前分权,沮授顿时气冲脑门。他陡然起身,扬声道:“主公万万不可,自古分封诸侯都会导致尾大不掉:前是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先有七雄,后有五霸;接着是前汉,诸侯王尾大不掉,几次反叛。一旦分封,诸位公子割据一州,将来都会对最高权力心生觊觎,都会争相角逐主公宝座,也必会挑衅真正的爵位继承人。到那时,外忧不断,内患不绝,主公指望谁来保全您的基业?”
袁绍面色难看,眼神暗递,郭图冷笑质问:“监军这话不妥当,当初周朝建立,大行分封,命众诸侯拱卫王室,才有了周朝八百年基业。秦朝不行分封,施行郡县制,结果二世灭亡。我汉初吸取秦朝教训,借鉴周朝经验,施行郡国并行,这才又有了四百年基业。由此看来,分封制在王朝建立初期,是利大于弊,还望主公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