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的时间,初试的日子就到了。

    老姜从家里出来,来到补习班门前,就见那帮学生们和做早操时一样,背着书包在大门口排排站,整整齐齐。

    大队里自有的再加上从镇里借回来的一共三辆手扶拖拉机擦得干干净净,上面还挂着红绸,上书——城关镇新路大队的字样,大队主任和两个三十多岁的乡亲,脑袋上戴着红色的布,穿着中山装,精神抖擞。

    老姜一挥手:

    “不要慌张,按学号依次上车。”

    大队参加高考的一行人坐着手扶拖拉机冲到了县中学考场。

    这下子阵势搞得有点大,不光考生,连监考人员都看得傻了眼。

    可老姜能怎么办?

    只能在一众人的注目下,特别淡定地把准考证分发下去,点名数着所有人进入考场。

    一群学生临别前,恭恭敬敬地行礼:

    “老师辛苦了!”

    等学生们都进去了,老姜最后进入,监考老师咋舌,忍不住道:

    “你这是带着……学生来考试?”

    老姜微笑,再微笑。

    初试顺顺利利地过去,回到学校,老姜自己估了估分,唔,满分是不大可能,但是任何心仪的学校都不在话下就是了。

    那群知青考得怎么样,他不大清楚,自家兄弟里应该还是很有把握,如果不出意外,失误的可能不大。

    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历史的人来说,不论是历史学家还是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不约而同的将1977年的冬天看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拐点。这个拐点不仅是国家和时代的拐点,也是许多人个体的拐点,从这个冬天起,国家的发展和个人人生命运的轨道,开始向着正确的方向延伸。“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这次高考的真实写照,人们将高考时段称之为“黑色七月”,而1977年的高考,却是个“无比凉爽”的季节。

    这年的12月的冬天,全国共有570万人走进了考场,而录取名额仅为27.297万个,录取比例为29:1,而90年代初就达了3.5:1,其竞争激烈程度可谓是历史之最。考生从66届到77届的都有,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科大少年班),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兄弟同考、姑侄一个考场、师生搭伴考试的现象到处可见,妈妈级考生给孩子喂过奶后奔赴考场的情景也屡见不鲜。

    可以预测到恢复高考第一年报名人数绝不会少,这就给省里的报名、考试的组织工作加大了难度。为了缓解报考人员过于集中的矛盾,也是为了深入地贯彻党中央关于“择优录取”的方针,省招生办制定了“地市初选”和“统一考试”的两级考试制度,并获得了省委批准。

    经过第一轮初试,62000多人获得复试资格。在初试中出现了很多“零分卷”、“几分卷”和“十几分卷”。事后招生人员都说,如果不举行初试,让所有报名者直接参加高考,不但是对评卷、合分、录取等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会因此滋生腐败。

    1977年12月10日,是江淮省高考的第一天。

    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年,77年的高考有太多随行就市的仓促迁就,都是后人无法想像的。

    各省自行命题、各自安排开考时间、自行安排监考制度。

    这样的混乱,难免会带来不规范和舞弊,也容易遭到曾经推荐制度下掌权的既得利益者的反扑。

    但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为新时代的人才选拔奠定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