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旁的也来汴梁城公干过,早已见怪不怪的张世杰和邱廷弼两人同样说道。

    “就是小郎君,城外不算什么,城内才热闹呢,咱们还是抓紧时进去,找好客店这些,再带你们在城内好好参观参观吧。”

    闻言,李小鱼是拍了拍身旁了元小和尚的小脑袋,兴奋道。

    “好,咱们就入城。”

    说着,便是带着同样一脸期待的了元小和尚,开始排队进入汴梁城。

    因为此时正是上午,所以排队进城的人很多,有城外挑着蔬菜水果进城贩卖的农夫,也有各地敢来的游人,更有许多和李小鱼他们一样进京赶考的举子,每个人对于汴梁城都是无比的好奇,东张西望着,因此人流密集,城门口还有专门的兵丁负责检查和维持秩序。

    多到什么程度呢,不说别的,但是看看南熏门就知道了。

    因为汴梁城内有无数多的酒楼和餐馆,而这些酒楼餐馆包括大小集市所需要的猪肉,都是每天清晨在南熏门接受检验。

    所以,从半夜起就赶着活猪或者挑着猪肉跑来排队的猪肉贩子,人数通常有进万人,足见汴京城每天惊人的肉食消耗量,以及繁荣程度。

    李小鱼他们因此是足足排了有一炷香功夫的队,才艰难入城。

    而进城之后,所见所闻,更是让李小鱼他们打开眼界,因为放眼望去,大街上全是人,真的是摩肩接踵,车水马龙。

    整个城里到处是“青楼画阁,綉户珠簾”,大街上停驻着无数的雕龙刻风的马车,奔跑着名贵骏健的宝马。

    达官贵人的金银首饰闪闪发光把阳光都遮蔽了;女人们罗彩的衣裳和绮丽的裙裤散发出的香气弥漫着整个城市上空。

    欢声笑语回响在街头巷尾,花街柳巷,管弦之音与歌唱之声交响于酒店茶楼。

    四面八方的使者前来朝贡,世界各国商人互通有无,四海之内的珍奇物品,在集市上应有尽有。

    山珍海味充斥着各家酒楼菜馆的后橱,香味飘荡在大街小巷,令人垂涎欲滴。

    除了人之外,街道两旁便是店铺,也有小贩推着推车,或者摆着地摊,贩卖着各种商品,真的是玲琅满目,全国各地乃至于全世界的商品几乎都可以在这里见到,各种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让得李小鱼他们再一次叹为观止。

    而且除了陆地上的集市外,由于汴梁城内河流众多,各地往来的舟船、客商络绎不绝,所以还在临河的地段自然而然的形成为数众多的水上交易场所,称为“河市”,就是直接在船上摆摊,在船上交易,活脱脱的水上城市。

    最让李小鱼他们叹为观止的,就是因为城内河汊多,所以整个汴梁城内桥也多,有一句话形容的好,是“千桥飞架,街衢互通”。

    其中最著名的一座桥被称为“虹桥”,据描述,这座桥没有柱子,只用巨木凭空搭建,雕刻成红色的船形,“宛如飞虹,”故得名,据说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上所画的那座桥,就是此桥。

    而之所以这样繁荣,也是有原因的,是因为宋朝以商业为主,制度领先,给了商人和百姓极大的自由空间。

    因为在此之前的唐朝的长安城,实行的是里坊制,居民区叫“里”,商业区叫“坊”。

    可这两个区域却都是相互隔开的,并不在一起,所以,这就十分麻烦了,比如你要是出门打个酱油,没准都得穿越大半个城市,累死个人,而且还必须得腿脚快,跑的慢了还不行。

    因为根据唐朝的法律规定,每天晚上要敲“闭门鼓”,而闭门鼓响完后如果你还在街上流窜打酱油的话,可是直接就要把你逮起来揍二十大板。

    换句话说,就是在唐朝你不能随心所欲的逛街,必须得时刻牢记时间,不然要是逛着逛着忘了时间的话,最次都是屁股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