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旉听说童贯要来背锅,感动的都哭了。而奋不顾身,连夜赶路的童大官,一样在暗自流泪,不过不是被自己的忠肝义胆给感动了,而是因为怕死而哭泣。
他那么急着赶赴太原,当然不是自己的本意。他是在临汾的时候得知土门关被辽兵攻占的。
当时他就知道辽兵要大举入寇河东,太原危矣,雁门危矣!
不过河东局势在他看来并没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从井陉入寇的辽兵是孤军深入,而且是长途奔袭,也不可能携带攻城器械。如果他们真的要攻打太原城,也必须花上一段时间打造器械。太原即便没有什么守军,十天半个月总还是能支撑住的。
有了这十天半个月,童贯就有办法替太原解围了。别看童贯是孤身上任的,但他到底在朔方督军多年,急切之间,还是可以从朔方讨要到一点援兵的。
另外,章援答应给他的雇佣骑兵也募集得差不多了。现在正由河西军大将苏之涣和凤鸣山两人统带,向河东开进。这可是5000骑兵正兵啊,不见得有多精锐,但是声势总归是很大的。只要能及时赶到河东,一定可以牵制住围攻太原府的辽军。
最后,童贯还冒着“暗通幽州”的罪名,派了心腹带着他的亲笔信急赴天津向武好古求救,请武好古出兵飞狐。
飞狐口现在属于辽国的蔚州,是太行山、燕山、恒山的交接点。战略价值极其重要!一旦落入武好古手中,向北可以威胁大同府,向东可以通过灵丘、瓶形关增援代州(也就是雁门关)。
所以飞狐口一旦遭到攻击,耶律延禧就不得不将压迫雁门关的兵力抽调去飞狐口。这样布署在雁门关一线的河东军主力就能反攻太原。即便太原被攻破,面对从雁门关撤下来的河东军主力,也是没有一点胜算的。
如果守太原的王旉可以认真布防,多半可以坚持到援兵汇集,那么太原城下就是自井陉关入寇的辽军的覆没之地了。
计划是很好的,但是实现这个计划的前提是童贯自己不能让人围困在太原城内。
他得在比较安全的地方设立宣抚司,才能居中调度各方兵马啊。他这个总司令要是让人围困在太原,消息不通了,还怎么指挥?这年头又没什么无线电,没什么卫星通信的。被包围了,还宣个屁抚啊!
可这么简单的道理,开封府的“成吉思皇帝”偏偏不理解,一得到土门关被辽军攻破的消息,马上就连发了几道诏书,催促童贯进入太原城。仿佛一个童贯就能当十万精兵似的。
如果童贯是个进士出身的文官,当然不必理睬皇帝的诏书。可他偏偏是个没卵子的宦官!赵家祖宗可没说过不杀宦官!赵佶要杀他,甚至不用走御史台和大理寺的程序,一碗毒药就搞定了。
虽然赵佶不是心肠歹毒的天子,但是童贯也不能那么不自觉啊!官家的诏书连着下达,他还能有什么招?只能一边祈祷王旉弃城而走,让辽军先一步入太原,一边日夜兼程往太原走。
这可真是要了童贯的老命了,明明不想入城,偏偏又得快马加鞭,真是自己选的人生路,哭着也得走到底啊!
……
过水北岸,萧干指挥的大军,正在士气高昂的向西而行。在进入了河东路的辖区之后,这支深入敌后的辽兵,就好像一头撞进了米仓的老鼠,个个都吃得肚圆膘肥了。
和河北那里到处坚壁清野,毛的草谷都打不着的情况相反,河东这边仿佛不知道宋辽开战了。到处都是一片和平安逸,没有坚壁,没有清野,也没有团练军。只有少数惊慌失措的禁军、厢兵。萧干兵锋所至,只有一片的慌乱哀嚎。
包括平定军城、寿阳县、榆次县在内的三座富得流油(按照辽国标准)的城池,不是弃守,就是一击而破。所以萧干的部下,个个都吃饱捞足。行走在通往太原府城的大道上面,个个都是精气饱满。
下一站就是太原府城啦!如果还跟平定、寿阳、榆次一样,那可就发财了!不仅发财,还立下了不世之功!
在这些奚族战士们看来,拿下太原城,至少半个河东路就归了大辽国了。这份战功,搁在大辽国也是百年不见了。他们的统帅萧干当然飞黄腾达,封王是没有问题的,奚六部大王(这是个官职)的差遣肯定不止,怎么都得在南北院枢密使中拿上一个吧?而下面的官兵,肯定也能捞到不少好处。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这是通传消息的骑兵,带来的多半还是捷报!也不知道是先锋部队又打破了什么堡寨城关,还是击破了多少宋人的弱兵?
“禀太师!太原城头旌旗张扬,兵甲林立,守卫森严!”
这次居然是坏消息!
他那么急着赶赴太原,当然不是自己的本意。他是在临汾的时候得知土门关被辽兵攻占的。
当时他就知道辽兵要大举入寇河东,太原危矣,雁门危矣!
不过河东局势在他看来并没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从井陉入寇的辽兵是孤军深入,而且是长途奔袭,也不可能携带攻城器械。如果他们真的要攻打太原城,也必须花上一段时间打造器械。太原即便没有什么守军,十天半个月总还是能支撑住的。
有了这十天半个月,童贯就有办法替太原解围了。别看童贯是孤身上任的,但他到底在朔方督军多年,急切之间,还是可以从朔方讨要到一点援兵的。
另外,章援答应给他的雇佣骑兵也募集得差不多了。现在正由河西军大将苏之涣和凤鸣山两人统带,向河东开进。这可是5000骑兵正兵啊,不见得有多精锐,但是声势总归是很大的。只要能及时赶到河东,一定可以牵制住围攻太原府的辽军。
最后,童贯还冒着“暗通幽州”的罪名,派了心腹带着他的亲笔信急赴天津向武好古求救,请武好古出兵飞狐。
飞狐口现在属于辽国的蔚州,是太行山、燕山、恒山的交接点。战略价值极其重要!一旦落入武好古手中,向北可以威胁大同府,向东可以通过灵丘、瓶形关增援代州(也就是雁门关)。
所以飞狐口一旦遭到攻击,耶律延禧就不得不将压迫雁门关的兵力抽调去飞狐口。这样布署在雁门关一线的河东军主力就能反攻太原。即便太原被攻破,面对从雁门关撤下来的河东军主力,也是没有一点胜算的。
如果守太原的王旉可以认真布防,多半可以坚持到援兵汇集,那么太原城下就是自井陉关入寇的辽军的覆没之地了。
计划是很好的,但是实现这个计划的前提是童贯自己不能让人围困在太原城内。
他得在比较安全的地方设立宣抚司,才能居中调度各方兵马啊。他这个总司令要是让人围困在太原,消息不通了,还怎么指挥?这年头又没什么无线电,没什么卫星通信的。被包围了,还宣个屁抚啊!
可这么简单的道理,开封府的“成吉思皇帝”偏偏不理解,一得到土门关被辽军攻破的消息,马上就连发了几道诏书,催促童贯进入太原城。仿佛一个童贯就能当十万精兵似的。
如果童贯是个进士出身的文官,当然不必理睬皇帝的诏书。可他偏偏是个没卵子的宦官!赵家祖宗可没说过不杀宦官!赵佶要杀他,甚至不用走御史台和大理寺的程序,一碗毒药就搞定了。
虽然赵佶不是心肠歹毒的天子,但是童贯也不能那么不自觉啊!官家的诏书连着下达,他还能有什么招?只能一边祈祷王旉弃城而走,让辽军先一步入太原,一边日夜兼程往太原走。
这可真是要了童贯的老命了,明明不想入城,偏偏又得快马加鞭,真是自己选的人生路,哭着也得走到底啊!
……
过水北岸,萧干指挥的大军,正在士气高昂的向西而行。在进入了河东路的辖区之后,这支深入敌后的辽兵,就好像一头撞进了米仓的老鼠,个个都吃得肚圆膘肥了。
和河北那里到处坚壁清野,毛的草谷都打不着的情况相反,河东这边仿佛不知道宋辽开战了。到处都是一片和平安逸,没有坚壁,没有清野,也没有团练军。只有少数惊慌失措的禁军、厢兵。萧干兵锋所至,只有一片的慌乱哀嚎。
包括平定军城、寿阳县、榆次县在内的三座富得流油(按照辽国标准)的城池,不是弃守,就是一击而破。所以萧干的部下,个个都吃饱捞足。行走在通往太原府城的大道上面,个个都是精气饱满。
下一站就是太原府城啦!如果还跟平定、寿阳、榆次一样,那可就发财了!不仅发财,还立下了不世之功!
在这些奚族战士们看来,拿下太原城,至少半个河东路就归了大辽国了。这份战功,搁在大辽国也是百年不见了。他们的统帅萧干当然飞黄腾达,封王是没有问题的,奚六部大王(这是个官职)的差遣肯定不止,怎么都得在南北院枢密使中拿上一个吧?而下面的官兵,肯定也能捞到不少好处。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这是通传消息的骑兵,带来的多半还是捷报!也不知道是先锋部队又打破了什么堡寨城关,还是击破了多少宋人的弱兵?
“禀太师!太原城头旌旗张扬,兵甲林立,守卫森严!”
这次居然是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