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琅已经上了第三道辞呈。

    皇帝依然不许。

    政事堂上。

    秦琅却已经按自己的节奏在做最后的安排了,此时政事堂连他在内,总共还有五位宰相。

    中书令来济、侍中上官仪、左仆射裴行俭、右仆射贾润甫,三省的四位长官。

    “以后政事笔还是按照旧例轮值,一日一换。”

    “三郎在考虑下吧,就算你真无意久留朝堂,可起码也在朝中辅佐陛下三五年吧?你又还这么年轻,才五十出头,别总急着回封地享受嘛。”右仆射贾润甫笑着说道。

    他也是快七十的年纪了,是秦琼元配贾氏的兄弟,虽说秦琅的母亲并非贾氏,但跟老贾关系还不错的,老贾贞观朝基本上都是在转运司系统做事,精于财赋税收这块,之前也是计相。

    他头发半白,面色却也还很红润。

    “要说老了,我这样的糟老头才真应当致仕请辞的。”

    他明年就七十了,按惯例,大唐官员七十岁当致仕退休。不过如果身体条件好的高级官员,皇帝也是会留任的,比如大唐有好几个高寿的高官,比如李纲、裴矩比如萧德言等,都是活了八十多甚至快一百岁的老妖怪。

    这官基本上就是当到死。

    贾润甫由计相升右仆射,这才刚上任,自然不可能明年就致仕的。

    “这个事情就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不会再更改的。”

    秦琅提出要补选三位宰相入政事堂,让政事堂达到七相,保持单数也有利于避免争议不决。

    老贾是几个宰相中年纪最大的,这个时候也不客气的道,“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首,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吏部尚书来恒当拜相入政事堂。”

    虽然说大唐中枢政治体制,已经由唐初的三省六部制,过渡中书门下为首,再到如今又向着东西两府加三司这种一种新格局发展。

    但吏部尚书仍然以其职掌官吏选授这么个重要的职事,成为朝中极为实权重要的官员。

    在贞观朝,经常由仆射兼任吏部尚书,以加强宰相的人事权。

    人事权把控,是任何时代都非常重要的。

    中书令来济咳嗽两声,倒是主动避嫌。

    “吏部尚书来恒那是我亲兄弟,若是他入政事堂为相,那么我应当外出,总不能兄弟一堂为相。”

    老贾道,“这有什么,举贤不避亲嘛,想当年你们兄弟俩个一科同考,不也凭本事夺了状元和榜眼?那可是多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事,如今你们兄弟若是同堂为相,这更是一桩美谈嘛。”

    “这不适合。”来济摇头。

    兄弟两个一起拜相,确实不好,毕竟这可是宰相啊,哪怕如今的相权被分割削弱,那也还是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