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县诈擒韩信时,韩信帐下大夫田肯曾经当场向刘邦表示祝贺。话很绕,首先说:“甚善,陛下得韩信”,说韩信抓得好。接着罗列秦地形胜,然后罗列齐地形胜,又说齐地和秦地一样重要、可谓东西秦,最后才说到他的建议:“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者。”(《汉书·高帝纪》)这个人,后来再未出现。但司马迁和班固却颇为重视,都在刘邦传记中占了较长一段。
这件事情的疑点在于:在场诸王、列侯、文臣武将多得数不过来;当时是等级社会,在这种场合他根本就不算个人物,怎么能轮得到他出头露面表示祝贺呢?大家都还没有从震惊中醒过神来,他怎么能如此冷静?
田肯这番话,怎么听怎么像是反话,像是拐着弯儿为韩信鸣冤。
此人长期在韩信帐下。大概知道刘邦和韩信的矛盾是从请封齐王开始激化的,拐着弯儿指责刘邦疑心太重、为韩信喊冤,说抓了韩信也不解决问题,关键是除了姓刘的谁也不能为齐王。刘邦一生重大决策的建议者,这样之前不知来历、之后不知去向的极少。此人可能是齐人;汉军方面长期在齐活动的唯有韩信。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他可能是准备拼了命为韩信喊冤的,准备死一个轰轰烈烈。没想到被刘邦当作重大建议,反而奖励了5百金。此人后来再未见踪影,大概是因祸得福、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置地买房当逍遥公了。
刘邦不可能听不出来田肯话里有话。但在当时不宜追究,只能反话正听、难听话当好听话听、话里有话当话里无话听。事后,极有可能还就是因为这番话,刘邦开始考虑以刘氏诸侯王取代异姓诸侯王。这对于西汉是大事,可能就是太史公和班固都详细记载的原因。
对于异姓诸侯王、功臣王和刘氏诸王、血缘王的问题,刘邦的考虑和大家不一样。大家看到的是,刘氏诸王也是诸侯王、血缘王极可能还不如功臣王。刘邦看到的是异姓诸侯王是他姓旁人,刘氏诸王是老刘家自家人。换而言之,就是一般邻家大爷的考虑,自家人总比外人可靠。
所以,关键并非田肯建议,而是刘邦自己当局者迷,误以为防止诸侯王造反的灵丹妙药了。深层而言是将秦朝灭亡的教训归结为没有实行封建制度、照抄照搬了周公姬旦大分封的历史经验。
周公姬旦大分封是古代史上的创举。
由于受封对象主要是姬氏一族,再加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主的宗法制度,后世一般解读为以血缘为根据的分封。其实,武王伐纣之后的分封范围很小,只是商之余民和远古圣王后裔,周族并无人受封。荀子曾经注意到周族无人受封,说商朝被推翻的直接原因是商兵临阵倒戈,周族中也就无人因伐纣而立功,无功自然不能受赏。(参见王先谦《荀子集解·儒效篇》注语。)其实还有一层原因,在这场革命中,只有以纣王为首的商部族的首领被否定了,之外绝大多数部族都参与了伐纣,首领地位自然不能被否定,也就没有空余位置。两层原因中,决定因素都是功劳。这一阶段分封的根据无疑是功劳而不是血缘。
之后,姬发很快去世,姬旦掌握了周王朝的最高权力。相对于全族无人立功受赏,他就好像一人专享了文王、武王两代人的功劳。兄弟子侄、族人都不满意,兄弟中排行老三的管叔牵头发动叛乱,最终酿成三年内战。从理念层面看,管叔坚持的是以血缘为根据,姬旦坚持的是以功劳为根据。这场内战就又是血缘和功劳的较量,姬旦最后的胜利就又是功劳的胜利。期间,中原和东方的部族首领跟着管叔叛乱或死或降或亡,空出大量位置,这才有了姬旦的大分封。姬氏一族除管叔一枝外,只要不是傻子白痴,都成为了不同等级的诸侯。显然,大分封的根据是功劳,之后继承的根据才是血缘。但嫡长子继承制太突出、太制度化了,导致后世普遍误读,刘邦只是其中之一。
但刘邦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复杂政治实践中、从最底层登上皇位的领袖。他虽然相信了根据血缘封建、依靠刘氏诸王才能稳定新生政权,但又本能地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合理。他分封刘氏诸侯王的第一道诏书,就只是一次试探,说齐地自古就是诸侯国,西汉建立后改为郡县了,现在看还是和荆楚一般改为诸侯国合适。然后他提名刘贾,让大家看合适不合适,其余的更让大家提。
刘贾,说是刘邦的远方堂兄弟,也有可能只是也姓刘。在刘氏诸将中此人应该是战功最多的,但放在诸将中应该还轮不到封王。这应该才是刘邦提名的原因,表面还是坚持以功劳为根据——当皇帝的不能先坏了规矩,但又是以此人探路,看看大家能不能接受以血缘为根据分封刘氏,看看大家给不给他这个面子。万一大家不捧场,刘贾总还是有战功的,还有回旋余地。如果当真是理直气壮以血缘封王,那就应该首先提名他的弟弟刘交、他的长子刘肥,不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刘贾。他原本有意以老粗形象示人,说说笑笑、骂骂咧咧就把事情办了,韩信事件之后不得不细心一些。
这时的诸侯王中,地位最高的轮到韩王信了。
此人乃韩国国君的孽子,不知生母姓甚名谁的王子。秦末各路义军初起时,都借重六国国君后裔的影响,这帮人便成了香饽饽。他们和义军领袖之间是非常明确的互相利用关系,也就成为了义军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义军领袖对他们无所谓信任,他们对义军领袖也无所谓忠诚,随波逐流、谁控制了自己就为谁所用。刘邦初出关中时声势浩大,中原一带原来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几乎全数追随旗下、一路浩浩荡荡杀到彭城;彭城大败后又立即整体倒戈回归项羽旗下。在韩国国君后裔中,项羽选择的是韩王成,刘邦选择的是韩王信。刘邦识人确实高于项羽,韩王信的能力比韩王成要强一些,对于汉军稳定占领中原腹地贡献较大。但也属于吃祖宗饭的,也是互相利用关系,也无所谓信任、忠诚。
楚汉中原对峙时,韩王信曾经和御史大夫周苛一起守卫荥阳。城破,二人一起被俘。项羽亲自劝降,周苛反劝项羽投降刘邦,被项羽烹杀。韩王信,可能是第一时间就轻松投降了。随后又跑回刘邦账下,还是韩王,帮着刘邦稳定了原来韩国一带,胜利后成为第一批异姓诸侯王。切勿以为这帮人贡献不大。诸将攻城略地往往需要以命相搏,他们一般只需登高一呼。
因为赤裸裸的互相利用关系,再加韩信事件之后意识到自己也可能地位不稳,韩王信便顺着刘邦的意思领衔上书:建议以原楚国东部53县为荆国,封刘贾为荆王;原楚国西部36县仍为楚国,封刘邦的弟弟刘交为楚王;以燕代53县为代国,封刘邦二哥刘喜为代王;以齐地73县为齐国,封刘邦庶长子刘肥为齐王。这便是第一批刘氏诸王。客观而论,刘邦这件事情能够顺利办成,韩王信的作用还是比较重要的。
刘邦显然是照抄照搬了周公姬旦的办法。但他忽略了,武王伐纣,联军的主力是周人,是全族打江山、所以全族坐江山,本质是按功劳分配;汉军的核心、主力都并非刘氏,分封刘氏诸王,就变成功臣打江山、刘氏坐江山了。大家流血卖命难道就是为了你们老刘家的老老小小?!这也太敢想敢干了!改变了基本规则又侵犯了异姓诸侯王这个顶级功臣群体的利益而希望稳定政权,岂非南辕北辙?!
周公的经验虽然是正宗的中国经验,照抄照搬也还是容易出问题。刘邦诈擒韩信又大封刘氏诸侯王,两件事情叠加一起,立即就引发了异姓诸侯王谋反的猛烈风暴。在制度层面,刘邦这是在和天下英雄共同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后又试图实行君主专制,必然遭到天下英雄的顽强抵制、坚决反对。当然,他们不可能知道这些后来才形成的概念,只是从自己利益出发、是本能。
照常照搬为何容易出问题?世上没有两条一样的河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这件事情的疑点在于:在场诸王、列侯、文臣武将多得数不过来;当时是等级社会,在这种场合他根本就不算个人物,怎么能轮得到他出头露面表示祝贺呢?大家都还没有从震惊中醒过神来,他怎么能如此冷静?
田肯这番话,怎么听怎么像是反话,像是拐着弯儿为韩信鸣冤。
此人长期在韩信帐下。大概知道刘邦和韩信的矛盾是从请封齐王开始激化的,拐着弯儿指责刘邦疑心太重、为韩信喊冤,说抓了韩信也不解决问题,关键是除了姓刘的谁也不能为齐王。刘邦一生重大决策的建议者,这样之前不知来历、之后不知去向的极少。此人可能是齐人;汉军方面长期在齐活动的唯有韩信。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他可能是准备拼了命为韩信喊冤的,准备死一个轰轰烈烈。没想到被刘邦当作重大建议,反而奖励了5百金。此人后来再未见踪影,大概是因祸得福、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置地买房当逍遥公了。
刘邦不可能听不出来田肯话里有话。但在当时不宜追究,只能反话正听、难听话当好听话听、话里有话当话里无话听。事后,极有可能还就是因为这番话,刘邦开始考虑以刘氏诸侯王取代异姓诸侯王。这对于西汉是大事,可能就是太史公和班固都详细记载的原因。
对于异姓诸侯王、功臣王和刘氏诸王、血缘王的问题,刘邦的考虑和大家不一样。大家看到的是,刘氏诸王也是诸侯王、血缘王极可能还不如功臣王。刘邦看到的是异姓诸侯王是他姓旁人,刘氏诸王是老刘家自家人。换而言之,就是一般邻家大爷的考虑,自家人总比外人可靠。
所以,关键并非田肯建议,而是刘邦自己当局者迷,误以为防止诸侯王造反的灵丹妙药了。深层而言是将秦朝灭亡的教训归结为没有实行封建制度、照抄照搬了周公姬旦大分封的历史经验。
周公姬旦大分封是古代史上的创举。
由于受封对象主要是姬氏一族,再加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主的宗法制度,后世一般解读为以血缘为根据的分封。其实,武王伐纣之后的分封范围很小,只是商之余民和远古圣王后裔,周族并无人受封。荀子曾经注意到周族无人受封,说商朝被推翻的直接原因是商兵临阵倒戈,周族中也就无人因伐纣而立功,无功自然不能受赏。(参见王先谦《荀子集解·儒效篇》注语。)其实还有一层原因,在这场革命中,只有以纣王为首的商部族的首领被否定了,之外绝大多数部族都参与了伐纣,首领地位自然不能被否定,也就没有空余位置。两层原因中,决定因素都是功劳。这一阶段分封的根据无疑是功劳而不是血缘。
之后,姬发很快去世,姬旦掌握了周王朝的最高权力。相对于全族无人立功受赏,他就好像一人专享了文王、武王两代人的功劳。兄弟子侄、族人都不满意,兄弟中排行老三的管叔牵头发动叛乱,最终酿成三年内战。从理念层面看,管叔坚持的是以血缘为根据,姬旦坚持的是以功劳为根据。这场内战就又是血缘和功劳的较量,姬旦最后的胜利就又是功劳的胜利。期间,中原和东方的部族首领跟着管叔叛乱或死或降或亡,空出大量位置,这才有了姬旦的大分封。姬氏一族除管叔一枝外,只要不是傻子白痴,都成为了不同等级的诸侯。显然,大分封的根据是功劳,之后继承的根据才是血缘。但嫡长子继承制太突出、太制度化了,导致后世普遍误读,刘邦只是其中之一。
但刘邦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复杂政治实践中、从最底层登上皇位的领袖。他虽然相信了根据血缘封建、依靠刘氏诸王才能稳定新生政权,但又本能地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合理。他分封刘氏诸侯王的第一道诏书,就只是一次试探,说齐地自古就是诸侯国,西汉建立后改为郡县了,现在看还是和荆楚一般改为诸侯国合适。然后他提名刘贾,让大家看合适不合适,其余的更让大家提。
刘贾,说是刘邦的远方堂兄弟,也有可能只是也姓刘。在刘氏诸将中此人应该是战功最多的,但放在诸将中应该还轮不到封王。这应该才是刘邦提名的原因,表面还是坚持以功劳为根据——当皇帝的不能先坏了规矩,但又是以此人探路,看看大家能不能接受以血缘为根据分封刘氏,看看大家给不给他这个面子。万一大家不捧场,刘贾总还是有战功的,还有回旋余地。如果当真是理直气壮以血缘封王,那就应该首先提名他的弟弟刘交、他的长子刘肥,不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刘贾。他原本有意以老粗形象示人,说说笑笑、骂骂咧咧就把事情办了,韩信事件之后不得不细心一些。
这时的诸侯王中,地位最高的轮到韩王信了。
此人乃韩国国君的孽子,不知生母姓甚名谁的王子。秦末各路义军初起时,都借重六国国君后裔的影响,这帮人便成了香饽饽。他们和义军领袖之间是非常明确的互相利用关系,也就成为了义军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义军领袖对他们无所谓信任,他们对义军领袖也无所谓忠诚,随波逐流、谁控制了自己就为谁所用。刘邦初出关中时声势浩大,中原一带原来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几乎全数追随旗下、一路浩浩荡荡杀到彭城;彭城大败后又立即整体倒戈回归项羽旗下。在韩国国君后裔中,项羽选择的是韩王成,刘邦选择的是韩王信。刘邦识人确实高于项羽,韩王信的能力比韩王成要强一些,对于汉军稳定占领中原腹地贡献较大。但也属于吃祖宗饭的,也是互相利用关系,也无所谓信任、忠诚。
楚汉中原对峙时,韩王信曾经和御史大夫周苛一起守卫荥阳。城破,二人一起被俘。项羽亲自劝降,周苛反劝项羽投降刘邦,被项羽烹杀。韩王信,可能是第一时间就轻松投降了。随后又跑回刘邦账下,还是韩王,帮着刘邦稳定了原来韩国一带,胜利后成为第一批异姓诸侯王。切勿以为这帮人贡献不大。诸将攻城略地往往需要以命相搏,他们一般只需登高一呼。
因为赤裸裸的互相利用关系,再加韩信事件之后意识到自己也可能地位不稳,韩王信便顺着刘邦的意思领衔上书:建议以原楚国东部53县为荆国,封刘贾为荆王;原楚国西部36县仍为楚国,封刘邦的弟弟刘交为楚王;以燕代53县为代国,封刘邦二哥刘喜为代王;以齐地73县为齐国,封刘邦庶长子刘肥为齐王。这便是第一批刘氏诸王。客观而论,刘邦这件事情能够顺利办成,韩王信的作用还是比较重要的。
刘邦显然是照抄照搬了周公姬旦的办法。但他忽略了,武王伐纣,联军的主力是周人,是全族打江山、所以全族坐江山,本质是按功劳分配;汉军的核心、主力都并非刘氏,分封刘氏诸王,就变成功臣打江山、刘氏坐江山了。大家流血卖命难道就是为了你们老刘家的老老小小?!这也太敢想敢干了!改变了基本规则又侵犯了异姓诸侯王这个顶级功臣群体的利益而希望稳定政权,岂非南辕北辙?!
周公的经验虽然是正宗的中国经验,照抄照搬也还是容易出问题。刘邦诈擒韩信又大封刘氏诸侯王,两件事情叠加一起,立即就引发了异姓诸侯王谋反的猛烈风暴。在制度层面,刘邦这是在和天下英雄共同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后又试图实行君主专制,必然遭到天下英雄的顽强抵制、坚决反对。当然,他们不可能知道这些后来才形成的概念,只是从自己利益出发、是本能。
照常照搬为何容易出问题?世上没有两条一样的河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